
擁有500年歷史的故宮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每年有1600萬游客來這里觀光游覽,穿梭在故宮紅墻黃瓦的亭臺樓閣之間。故宮博物院的官員們希望,游客不僅可以領略到中國古代建筑之美和工匠的卓越技藝,還能被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國家的“軟實力”所折服。
過去30年里內地經濟的高速增長,為故宮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新機遇開發文創產品。那里展示了許多商品,從印有雍正皇帝十二美人圖的筆記簿,到慈禧太后佛珠造型的耳機。
這個地球上最大的宮殿開始大量銷售零售商品,并將其變成一個不斷增長的商業中心,每年僅從商品展示和零售中就能掙到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約合1.45億美元)。
上周故宮博物院又向前邁了一步。它在阿里巴巴集團的網上銷售平臺天貓上出售宮廷飲食。其中包括深受慈禧喜愛的紅糖姜茶和各種糕點,由北京幾家精選的老字號糕餅店手工制作。據說幾個世紀前,這些老字號店家就曾為講究吃喝的中國皇帝供應美食。
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袁紅旗(音)說:“故宮有許多令人激動的皇家食譜。”他表示:“我們希望找到好的平臺,讓消費者只需點擊幾下鼠標就能享受到這些美食,然后把它們變成收入。”
此前,在燈光昏暗的禮品店里,故宮博物院主要出售令人乏味的書籍和標價過高的明信片,通過這種方法來獲得收入。幾十年來,全球博物館一直靠出售紀念品來盈利。
上世紀90年代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率先在全球進行擴張,它在澳大利亞、墨西哥和泰國設立了禮品店。消費者可以購買印有莫奈名畫《睡蓮池上的橋》的絲巾,價格是65美元(約合450元人民幣)。倫敦大英博物館的游客可以支付19英鎊(約合170元人民幣)購買一把傘,其靈感來自著名的古埃及雕塑。
報道稱,故宮博物院文化商品的最佳榜樣來自臺灣同行——和它出自同源的臺北故宮博物院。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臺灣時帶走了故宮的一部分藏品。
去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他們從臺北故宮博物院那里“借鑒了許多想法”。
據報道,早在本世紀初,印有國畫精品的鼠標墊就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熱賣商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臺北故宮一直在出售最珍貴藏品的郵票和復制品。
單霽翔表示:“我們推出了以故宮為主題的充電寶、肥皂盒、貼紙和筷子。收入增長很強勁。”
所有利潤將回饋給故宮博物院,后者一直在進行代價不菲的翻新工程。這一工程將持續到2020年,旨在恢復故宮歷史上的面貌。
消費者渴望了解古代的皇家事務,這種好奇心也促進了故宮博物院的禮品銷售。描述中國古代皇帝、公主和妃子生活的肥皂劇大獲成功就是一個證明。故宮博物院還擁有自己的電影制片廠——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雖然其制作的電影大部分跳過了宮廷陰謀這種風格。
由范冰冰主演、描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在2015年播出時打破了收視紀錄。早些時候,以雍正時期妃嬪之間激烈宮斗為主要劇情的《甄嬛傳》在在線流媒體網站上獲得了超過10億次的觀看率。
事實上,最受歡迎的三位花旦——范冰冰、趙薇和林心如——都是因為主演了《還珠格格》而大紅大紫。這部電視劇以18世紀清朝乾隆皇帝時代為背景。
報道稱,這些都激起了內地千禧一代對于故宮紀念品的追捧,后者與古代皇家秘史發生的地點——紫禁城(即故宮)——有關。
在1911年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前,明朝和清朝的24位皇帝及他們的家人都住在這里。
故宮博物院的大部分商品圍繞著清朝兩位皇帝——雍正和乾隆——來展開。他們與妃嬪的浪漫故事給無數小說、戲劇和電影提供了靈感。在故宮,游客可以購買仿造乾隆年間造型的茶壺,或者印有雍正龍袍花紋的iPhone手機殼。
今天,這些產品還打算進軍香港零售市場,將其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首個境外市場。上個月,單霽翔透露了在擬議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售故宮紀念品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