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是人類最早發現并得到廣泛應用的金屬之一。中國的錫雕藝術分為兩大派系,一派是南方代表的花雕,另一派是北方代表的素雕。泉州錫雕作為江南花雕的代表,運用鑄造做法,使得色彩鮮艷,構型細膩精美,呈現出了靈活秀美之氣。因此,泉州錫雕在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現概述泉州錫雕的制作過程和特點,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外部大環境和錫雕生存發展的小環境出發,闡述泉州錫雕的發展狀況和面對的困境,提出了錫雕傳承和發展的策略。
泉州交通發達,曾經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起點,在唐朝時期是對外貿易四大口岸之一,到了宋元時期,海外貿易尤為發達,泉州港也成了東方第一大港,因此,泉州錫雕技藝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古代繁榮一時,“打錫街”由此得名而且一直沿用至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搪瓷、玻璃塑料制品、鋼鐵、鋁合金制品逐漸出現,取代了傳統的錫制品,致使錫制品在人們的視線中淡出。最近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出現,泉州錫雕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在2009年,泉州錫雕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泉州錫雕的發展迎來了重生,但是對錫雕的技藝傳承和發展還是憂心忡忡。
一、泉州錫雕的制作過程和特點
泉州錫雕歷史文化悠久,出現于唐宋時期,在明清時期技藝達到巔峰。根據史書記載:“在宋元時期,泉州制作各種鐵、銅、銀、金、錫器技藝已達到高超水平。”
(一)制作的過程
錫雕的制作主要經過溶錫、鑄造、焊接、磨光、裝配等過程。溶錫就是把錫塊放進鐵鍋里,進行加熱,錫塊化成錫水,在加熱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溫度和融化的時間。鑄造是依據錫板的厚度和形狀,用各種材料(石墨、金屬、山石等)雕刻成模板,用含錫量60%~90%的點銅鑄造,待冷卻后,鑄造完成,在整個鑄造過程中要控制冷卻的時間。焊接就是把鑄件的毛刺進行修理、拉平,再用木槌把拉平的錫板打造出想要的造型,并通過刮削、雕花、刻字等方式進行加工,然后這些部件再經過拋光、打磨,用熔點低的合金水銀進行焊接。磨光修整使錫雕制品經過水磨,色澤呈現微黃色。裝配粘金是將花雕的部分上漆粘金,使得顏色五彩繽紛。
(二)泉州錫雕的特點
泉州錫雕具有內容多樣化、選題寬泛、樣式齊全的特點。不但有古代建筑的造型、傳統的燈飾、各樣的宮燈,還有茶具、禮盒等日用品和藝術品,地域特色鮮明。
二、泉州錫雕的傳承現狀
泉州錫雕的發展既離不開正確的傳承,也離不開多方面的共同合作。錫雕作為要走向市場的技藝,必須要接受時間的考驗和整個社會環境對它的認可。總之,泉州錫雕的發展面臨著諸多考驗。
第一,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給泉州錫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開始對審美、生活品質有了追求,再加上塑料、金屬、玻璃制品的出現,它們更具有物美價廉的優勢,這就使得錫雕技藝受到威脅,逐漸被替代。
第二,錫雕原材料價格上漲,制作工藝復雜,資金投入困難等問題限制了泉州錫雕的發展,錫是錫雕的原材料,然而錫的價格很高,質量好的錫一噸賣到了20萬元,大大增加了錫雕的成本,再加上錫具有軟、熔點低的特性,使得制作工藝復雜繁瑣。
第三,從業者老齡化嚴重,錫雕工藝的復雜繁瑣阻礙了它的傳承與發展。據調查研究發現,從事泉州錫雕技藝的從業者少之又少,使得錫雕的傳承面臨危機。受現代文化多樣性的影響,新一代年輕人對錫雕技藝不感興趣,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急于求成,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沉淀。因此,泉州錫雕的傳承受阻,發展緩慢。
三、泉州錫雕的保護和發展
要想保護泉州錫雕,對傳統技藝的繼承很重要。傳統錫雕技藝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由于工藝的特殊性和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給泉州錫雕帶來了沖擊,對其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在國家大力發揚傳統工藝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下,泉州錫雕迎來了良好的契機,所以應抓住政府主導、社會配合參與的機會,找尋新的發展機遇。
(一)將資源結合,重視錫生態的開發
保護錫雕不僅要守護傳統的技藝,加強對錫雕繼承者的培養、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還要加強對錫雕原料、產業生態環境的維護。早期泉州錫雕的材料主要依靠進口,隨著科學水平的進步,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以及交通的便利,購買錫雕原材料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選擇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再通過泉州錫雕藝人的加工生產,增加了額外值,憑借著泉州港口的優勢,將產品推廣到國外市場。這種資源結合的方式形成了產業鏈,不但增加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擴大了錫雕影響力,而且有利于錫雕的繼承與發展,從而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力。
(二)主動交流,大力創新產品
在現代,人們對手工藝作品逐漸喜愛,尤其是現代社會推崇自然環保,傳統手工藝的底蘊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因此,泉州錫雕復興傳統手工藝時,不僅要求在技術上做到精湛,還要融入現代社會生活,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主動交流,找尋新的機遇。在產品走向市場的同時,積極運用“互聯網+”模式,多方面進行推廣銷售。作為錫雕繼承人,一定要創新,設計有創意的產品,使產品具有兼容性,可以有高端、中端、經濟型產品,從而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三)結合地域性文化特色,打造地方性文化民俗
泉州錫雕作為閩南文化的一個特色,要充分發揮它的特色性文化功能,增加與其他文化的相互融合。泉州具有較多的傳統節日,將傳統的手工藝與這些節日結合在一起,打造地方性文化民俗,不僅可以烘托節日的氣氛,讓大眾參與進來,還可以增加人們對地方的認可度,使文化自覺意識增強。讓傳統手工藝的繼承與生活完美融合,展現了泉州錫雕獨特的文化底蘊,讓它不單單只停留在技藝方面,也成為閩南文化的代表。
泉州錫雕作為特定時期形成的傳統手工藝,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這也給錫雕技藝帶來了挑戰,錫雕技藝傳承人必須要發揚
錫雕的特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入現代生活要素,讓泉州錫雕技藝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其他傳統手工藝發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