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晉祠22日吹起一陣“國風”,近百名傳統文化愛好者在此上演國風禮儀。這是兩千多年的古老宗祠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共創的一次“行為藝術”,當地官方希望通過此舉點燃文化“煙火氣”。
漢服愛好者正在表演漢代女子成人禮。 武俊杰 攝
在上千年歷史的古代建筑群中,身穿漢服的“00后”們舉手投足間,與古建相得益彰,國風傳統在年輕一代得以傳承。古琴演奏家彭建軍在圣母殿旁低身撫琴,一曲過后,古韻悠揚。
這場名為“首屆晉祠國風文化節”的活動吸引了來自山西19家國風文化機構和民間團體的近百人參加,活動內容包括國風游園、國風快閃表演、國風表演、國風禮儀、國風市集等。
當日下午,漢族女子成人禮(笄禮)在晉祠水鏡臺上演,自周代起,規定貴族女子在訂婚以后出嫁之前需行笄禮。“90后”姑娘郭張琦接觸傳統漢服已有12年時間,長期的愛好讓她在漢服行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郭張琦經營著漢服實體店和網店,每個店每年的營業額將近30萬元。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介紹,“國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文化相結合。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也是“國風”文化的重要表現,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在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皇家祭祀園林舉辦首屆晉祠文化節,就是希望讓文物走下高臺,點燃文化的“煙火氣”。
“游山西·讀歷史”主題文化活動——“首屆晉祠國風文化節”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和山西路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本屆文化節主題為“錦繡龍城、晉祠國風”。
漢服愛好者在與侍女像雕塑(模型)合影。 武俊杰 攝
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現存有300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品37尊。1961年3月,晉祠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