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交會“跨越與創新:數字化轉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智慧博物館論壇”23日在廣州舉行。廣東省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上海科技館等研究機構和文創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等逾百人參加會議,圍繞博物館的數字化轉型進行研討,推動廣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現場,多位文博圈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以“數字經濟機遇下智慧博物館的發展新動能”為主題,共同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下博物館發展的新模式與新業態。
在主題演講環節,一線頂尖博物館文化專家帶來了行業觀點分享。“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成為推動博物館業務創新的基礎,并將以融合的模式運行。”廣東省博物館網絡信息部主任黃青松表示,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著包括博物館在內的傳統業務的生態結構,未來,博物館業務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智慧博物館最顯著的特征。
陜西歷史博物館壁畫保護中心原主任申秦雁則認為,數字化展陳可以解決博物館展品自身的先天不足,將其內涵最大限度的揭示出來,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和感受,為古代出土文化藝術品的展陳開辟一條嶄新的路徑。
“數字創意是打開數字文化資產寶庫的鑰匙。智慧博物館借助數字技術,可打通博物館內文物資源和業務數據的互聯互通,搭建公眾展示傳播系統和內部管理運營系統。”作為文創企業代表,凡拓數字創意集團總裁伍穗穎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加快博物館文物數字化進程,搭建數字文化資產管理體系,讓博物館文物不僅承載了文化價值,更體現了可計量、可變現的經濟價值。
“我們通過利用Web3D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一體化數據庫等數字技術,助力營造面向未來的新型博物館形態。”伍穗穎向記者介紹,他們推出的智慧博物館解決方案,可以真正實現“讓靜止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文化傳下去”,讓中華故事得以生動傳唱。
現場多位文化專家的分享,為博物館的數字化保護、研究和展示、傳播提供了具有國際性和前瞻性的指導,明確了數字技術賦能下,博物館數字化轉型中的工作重點與建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