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其始于晚唐五代時期,在兩宋時期達到了鼎盛。從建盞的整體視覺表現來看,其以黑為貴,但是建盞的黑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黑,相反,其黑中有油滴、兔毫以及鷓鴣斑等較為神奇的結晶體,所以說,建盞的黑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黑。總體來講,建盞是宋代文明遺留的重要瑰寶,深入研究建盞對了解宋代文明的審美有突出的作用,對了解宋代文化以及藝術等也有重要的價值,所以對建盞的視覺造型特點做分析與討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建盞的整體造型特點
建盞作為兩宋審美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在整體造型方面有非常突出的特點。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建盞在造型方面表現出了普遍的規整性,線條整體較為流暢,但又有婉約的特點。另外,建盞修足干凈且利落,圈足內部的深淺表現出了平整性,這種平整性會讓人有行云流水般的暢快感和舒適感。在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陽建盞,建陽建盞的整體釉層表現明顯偏厚,而且釉色呈現紺黑,在施釉時,其普遍會達到釉線,因此,建陽建盞中的聚釉現象出現比較頻繁,正是因為有聚釉的存在,釉滴珠在建陽建盞中才比較常見。
二、建盞的斑紋樣式特點
建盞的造型特點突出表現在斑紋樣式方面,所以需要從斑紋樣式入手,具體地分析建盞的特點。建盞和中國茶文化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其斑紋特色性顯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兔毫、鷓鴣斑、油滴斑等。建盞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其以黑為貴,而黑中帶兔毫或鷓鴣斑的則被視為珍品。
就目前的資料來看,建盞的經典釉色,即兔毫,人們對其是沒有爭議的,此種斑紋和兔子身上的毛發具有相似性。就兔毫的形成來看,其基本原理為:析出的單質鐵在釉層沸騰的情況下會隨著氣泡出現在釉面上,并順著融化的釉向下流動,如此形成花紋。對建盞做具體分析可知,兔毫有長短和粗細的差別,也有顏色上的差異,目前比較常見的顏色有金黃色、銀白色等。總的來講,兔毫盞是建窯中生產最具成熟性,也是最著名的產品,深受宋代茶人的喜愛。
在建盞燒制的過程中,因為二次施釉所呈現出來的白點黑底的釉色,其學名為珍珠斑,具有這種斑紋的建盞在陽光下會顯得更加絢爛。珍珠斑也就是鷓鴣斑,是在建盞燒制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斑紋樣式,該種斑紋樣式的獲得難度比兔毫要更加困難,所以鷓鴣斑的名貴程度要遠勝于兔毫。在建盞斑紋中,油滴斑比較常見,其形成主要應用的是浮萍機理。就建盞釉面上的小斑點分布來看,其就像是浮萍一樣在釉面上漂浮,而且其形成也是比較隨機的,因此油滴的大小、形狀等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總體來講,油滴斑的三維立體感表現比較強烈。
在建盞中,還有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釉盞,即曜變釉盞,這種品種的顯著特點是斑點的周圍有一層干涉膜變。曜變釉主要在盞內壁分布,且形狀和排列無規律可循,在盞的外壁上,可以看到比較弱的青紫色光彩。在陽光的照射下,曜變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如藍色、黃色、紫色等,而且這些色彩會隨著視覺方向發生移動和變化。簡言之,建盞的釉面斑紋樣式具有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和燒制的過程有顯著的關系,而且釉面上的不同紋樣燒制,其難度差異比較大,所以在市場中,斑紋越奇特的建盞燒制難度越大,其收藏價值也越高。
三、建盞的藝術美學表現形式
建盞不僅在視覺造型方面有顯著的特點,其美學表現形式也極具特色。從目前的分析來看,建盞的藝術審美和美學表現形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因為其具有多樣性和綜合性。一方面,建盞具備日用功能,可以在飲茶中使用;另一方面,建盞具有審美意蘊,其包含了制盞藝人的獨立思想意識以及審美趨向,所以說建盞是客觀與主觀的綜合體。此外,建盞在形式方面有比較強烈的審美體現,如對稱美、均衡美、節奏感和韻律感等,在建盞表現形式方面體現得較為徹底。
建盞的審美特殊性使得不少人對建盞有了收藏把玩的想法。就建盞收藏來看,需要強調的一個基本原則為盡可能收藏宋代老盞。就老盞的鑒定來看,其有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1.釉面和陶土的特點。仿古的建盞,其釉面表現出了比較突出的浮亮特色,而且這種亮色還比較扎眼。從仿古建盞的整體釉面色澤來看,其會缺乏深沉和柔潤的感覺。就陶土特點來看,仿古建盞的胎體表面有明顯的光滑性,觸手有細膩質感。2.在仿古建盞中很少能看到冰裂紋,但是并不代表冰裂紋不存在。有些人也會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人為制作冰裂紋,不過這種冰裂紋和自然形成的冰裂紋相比,紋路比較粗。3.聲音特點。宋代老盞的聲音低沉,而仿古建盞聲音則比較清亮。
從色彩對比的角度對建盞進行具體的分析,會發現建盞的基礎釉是黑釉或者是褐色釉,并且黑釉和褐色釉上還有能明顯辨認的具有銀白色的條紋或其他色彩的斑點。建盞是兩宋文人斗茶時使用比較多的器具,在斗茶時,陽光的照射會讓建盞與白色的湯花產生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這樣強烈的對比色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總體來講,建盞不僅具有物質上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享受,所以建盞成為茶家都想擁有的理想型器具,是宋代文人詩詞中比較常見的吟誦之物,而正是這些吟誦的資料,為后人了解與分析兩宋文化提供了參考。
綜上所述,建盞是興起于五代、鼎盛于兩宋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種,其以黑色為貴,有自己獨特的造型以及審美特點。建盞的外在表現,如斑紋、結構、色彩等均是兩宋時期文人內在精神追求的一種體現,可以說,建盞的審美與兩宋的文化息息相關,所以分析研究建盞,實際上是進行兩宋文化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