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秦賦》熱播至今,觀眾或許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劇中除了秦宮里的女人,無論是秦國的大王、大臣,還是普通士兵都喜愛穿黑色的衣服,秦國人似乎有著濃厚的黑色情結,秦人尚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劇里秦人為啥都穿的黑色呢?其實在那個時候黑色是非常“時尚”的顏色。
在東漢歷史學家編纂的《漢書·律歷志》中就曾有過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早年間秦文公一次在外出打獵時,曾經獵捕獲得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現象正應征了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
因此,秦國統治者認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志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就都崇尚黑色。
所謂五行、五德學說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陰陽家鄒衍提出的學術觀點。主要指金木水火土代表五種德性。這五德周而復始,循環運轉,用來解釋王朝的興衰更替。
在古裝劇中,讀圣旨時,都會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承運”就是指五行五德所代表的命運。
秦國的后勤供給與其他諸侯國不同,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是統一的,也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為黑色。為什么用黑色作為軍旗的顏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對應的就是黑色。第二,黑色的軍旗便于隱蔽,耐臟。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就把黑色定為秦朝的國色。
還有學者認為,秦人尚黑,和其圖騰有關。以玄鳥為圖騰的秦人,在其東征統一天下之前,就有著黑色情結。玄鳥不就是黑色的嗎?黑色所代表的厚重、務實、肅殺,其實最暗合秦人的鐵血精神。
秦國服飾尚黑,除了政治文化經濟等因素,還和當時全民皆兵有很大關系。當時,秦國實行的獎勵軍功政策,是平民百姓加官進爵的唯一出路。秦軍的軍旗顏色是黑色。當時全國人口500萬,軍隊就有100萬士兵,下級軍官及士兵軍服裝全由個人準備,基本上還要求一定的款式、面料、顏色等,黑色為主,一是作戰需要,夜晚行軍目標不會輕易暴露,而且耐臟,染色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