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雕刻所占比重很大。從技法上講,花卉、山水類最為復雜,功夫最大,但就造型角度來看,卻是人物最難。本行藝人常常引用“做人難”這句人生處世的俗語比作人物雕刻之困難。雕刻人物非但要具有真功夫的形似,而且要表現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欲得“神”更必須先有“形”,形神兼備才顯其生動。
只有懂得形體的基本比例和運動規律,才能造“形”傳“神”。雕刻的人物技藝,祖輩師徒都以口授、身教相傳,并無文字傳世。雕刻藝人數百年來植根于民間的土壤,與民間畫工、塑匠的藝術實踐息息相通,創作心得和技法多以口訣的形式相互沿用。
學藝方式是師傅帶徒弟,以臨摹為主,反復做一件產品,逐步形成一種程式化的造型和使用工具的基本功,這是經過無數前人在實踐中反復錘煉的結晶。誠然傳統的程式和現實形象是不完全相符的,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若是基本功過硬,對傳統人物一套程式化的表現方法有一定理性認識的深度,達到心領神會,雕刻的產品仍會生動、傳神,能更富于藝術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