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一行人去了千年曙光的首照地——溫嶺石塘古鎮。鎮上最有特征的就是用石頭壘砌的建筑。早在《臺州府志》中就有記載,“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獨砌以石,故即認為全島總稱”。
到了石塘,首要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用灰色的巨石堆砌的建筑。往前走,是靠海的路途、依坡而建的老屋。環顧四周,路是石鋪的,街是石造的,巷是石圍的,房是石砌的,公然獨具風采。置身其中,真有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走在石塘的老街上,彎彎曲曲的石路縫隙里,野草和青苔刻不容緩地冒出面來。“一歲一隆替”,它們極好地見證了石塘的滄桑歲月。兩旁石砌的房屋錯落有致,為了防御海風的侵襲,房頂也用了石頭和巖塊堆砌。
石塘也是漁港小鎮,捕魚的船舶自是不能少的。由于我們去得晚,錯過了早市。入夜,石塘港卻是另一番景色,桅燈、尾燈、舷燈、探索燈,紅、黃、藍、白參雜著。萬盞燈光,萬道影子,映紅了墨色大海。漁船、運輸船、小舢板,千百艘船舶,使安靜的石塘港又喧嘩起來。伴著咸腥的海風,靜靜去聽,似乎漁港夜市奏起了交響樂。
第二天,我們早早地起床,為的是趕去曙光碑看日出。我們抵達曙光園門口時,間隔曙光碑還有一段路。在爬山路時,我們發現這是一條彩虹路,我們都覺得很新奇。登頂后,天逐漸亮了,當我們回身再俯視整條彩虹路時,我現已不能光用“美”來描述此景了。
我們靜靜地等著清晨的榜首縷陽光從遠處顯現、跳躍。陽光照在身上,使得我們很振奮,也讓我們有種莫名的感動。然后,太陽像一團火,高高懸掛在東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此時此刻,我的腦海里俄然跳出一句話來。
陽光溫嶺,公然名不虛傳。我和朋友們約好,假如有時間,下次還要來。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