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工作的通知》(農辦加〔2017〕10號)要求,農業部開展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工作。
經過地方推薦和專家評審,農業部擬將150個村落推介為2017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并予以公示。
其中,福建7個村鎮分別入選為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現代新村、歷史古村擬推介對象:
特色民居村
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
特色民俗村
福建省漳浦縣大埔村
現代新村
福建省惠安縣下坑村
福建省福清市牛宅村
歷史古村
福建省政和縣念山村
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
廈門市翔安區金柄村
顏值高、歷史久,7個村鎮簡介在這里:
特色民居村
南靖縣書洋鎮

書洋鎮素有“土樓之鄉”稱譽。書洋土樓堪稱“四最”,即造型最“奇”的田螺坑“四圓一方”土樓群,專家稱之為“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冒出的蘑菇”;高度最高的土樓“裕昌樓”;規模最大的土樓“順裕樓”直徑71米,四層共288間;擁有土樓數量最多,共有較大的土樓200多座。境內還有“小黃果樹”瀑布-----樹海瀑布,石表林立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下“德遠堂”,藏有國家珍貴樹種紅豆杉的五更寮原始森林。

特色民俗村——
漳浦縣大埔村

百年荔枝海是大埔村的主要特色之一。村隱荔海中,荔在房前后,大埔村的荔枝樹多一兩百年的樹齡,怪形多姿,郁郁蔥蔥。明朝關帝廟、清代古民居更增人文底蘊。
如今的大埔村人借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依托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完美結合畫筆、壁畫、古厝創作傳統壁畫,為古建筑披上“新外衣”,復原鄉村美景,傳遞關于孝悌、法理、生態的主題,打造“形神韻皆美”的文化村落。
現代新村——
惠安縣下坑村

下坑村位于惠安縣山霞鎮,開基500年左右。村中有一條霞溪叫母親河,西邊有一條叫西溪。環村通道,村南海濱一條防風林帶,名稱曰:十里閩南金沙灘、十里綠色長城。村里有一座境主廟叫“后塘武廟”奉拜“關圣夫人”,總面積556平方米。還有一座“慧心寺”樓上寫“禪天性海”蔚然壯觀,尊奉“觀音佛社”。
下坑青山灣海灘,天藍水碧,已成為旅游勝地。
福清市牛宅村

福建這7個村鎮擬晉級“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牛宅村又美又富。風光“鄉村化”、服務“城市化”使牛宅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
歷史上的牛宅村,由于地處沿海,土質貧瘠,風沙很大,淡水缺乏,因而生態環境比較惡劣。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7年以來,在全村范圍內大搞植樹造林,集中體現為綠色屏障工程、綠色通道工程、綠色家園工程“三綠”工程。
歷史古村——
政和縣念山村

念山村是福建省首批100個旅游名村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政和縣佛子山的重要景點之一。村莊散落于層層山巒之間,勤勞的村民依山就勢引水灌田,世代耕耘,逐漸形成了獨特美麗的梯田風光,延綿千畝的梯田層層疊疊,蜿蜒的條條曲線交融在山間的云霧中,蔚為壯觀。
廈門海滄區青礁村

青礁村位于海滄區與漳州角美鎮相接壤的邊緣,宋代山東顏回后裔的一個支系輾轉遷徙來到青礁,青礁顏氏,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央視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二季之《福建青礁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2016年在央視四套播出。
青礁村院前社于2014年3月成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試點村以來,短時間內初步實現了村莊“生態美”。同時也開始發展集青礁慈濟東宮、城市菜地、古民居、對臺文化交流等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邁出了追尋“百姓富”的步子,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締造明星村。
廈門翔安區金柄村

金炳村位于廈門翔安東北部的大帽山下,周邊有大侖山、丁山、云嶺山脈等群山環抱。村內建有民俗文化廣場,有傳統文化濃郁的拍胸舞、踩高蹺、高音表演、車鼓弄、舞龍獅民俗等表演。具有古老傳統的拍胸舞被列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要有啥基本條件?
(一)優美的生態環境。能夠貫徹落實中央保護環境的要求,制定具體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自覺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形成山水林田湖有機生命綜合體以及資源節約型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多元的產業功能。農業功能得到充分拓展,農耕文明、田園風貌、民俗文化得到傳承,農業生產功能與休閑功能有機結合,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休閑農業發展充分,就地吸納農民創業就業容量大,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強。
(三)獨特的村容景致。鄉土民俗文化內涵豐富,村落民居原生狀態保持完整,基礎設施功能齊全,鄉村各要素統一協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村容景致令人流連忘返。
(四)良好的精神風貌。基層組織健全,管理民主,社會和諧;村民尊老愛幼,鄰里相互關愛,村民生活怡然自得;民風淳樸,熱情好客,誠實守信。(文/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