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金峰山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太陽河鄉馬水境內,距梭布埡風景區不遠,山勢突兀,四周懸崖絕壁,僅有一、兩條羊腸小道通往山頂。懸崖峭壁建寺廟香火旺,幾經滄桑重修現只有一個和尚在念經。寺廟建設與1400多米海拔的懸崖絕壁上。

山頂寺廟遺址遍地是殘磚碎瓦,各式各樣的石材、石碑4塊,碑上記載的是朝廷將軍募集善款重建此廟。1944年由于土匪強占廟田,搶劫廟中財物,廟宇主體于1964年拆盡。金峰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太陽河鄉金峰山村馬水組,海拔1450米,山頂南眺恩施城,北眺石乳關,整個金峰寺四面環山,山巒疊嶂,風景優美。
山頂在道光年間即建有金峰寺,后于民國4年(1915年)重建,60年代人為毀壞殆盡。當地人說湖北省恩施縣志中亦有金峰寺的記載,寺廟一度香火十分旺盛,香客遍及周邊恩施、建始、四川等地。

當地人說金峰山曾駐扎過白蓮教,最多時需要四十八口灶臺生火做飯,現在還留有灶臺的遺跡。說金峰寺也曾有碑林的,有300來塊石碑,現在全部毀壞了,僅存50余塊殘破石碑散落在山崖之下。只能從破損的石碑以及斷壁殘垣間想見當時的勝景了。
據惟新法師考證,金峰寺始建于元代或明代,當時是一個大寺院,廟坪有一個5層墓塔。同治五年間建,墓主本字輩是臨濟宗派系25世第九輩傳人,曾是僧人進修辦學之地.該高僧一次帶10個弟子,也就是周圍小廟僧人都在這里修行后返回小寺廟主持寺務工作,而惟新法師正式臨濟宗派系25世第22輩僧人。惟新法師分析,廟坪大廟主體毀損后不久,朝廷將軍經過此地后再次募集善款重修山頂小廟。

金峰寺是一個大廟無疑,一次可帶10個弟子這是墓塔記載的,數十畝廟址隨處可見磚渣瓦礫這是看得見的事實。后來將軍募集善款復建現在老人都去過的小廟。在幾百年前,廟坪金峰寺究竟發生了什么劫難,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民國末年由于戰亂不斷,匪首劣紳占廟地,強取豪奪廟中文物,拆毀廟宇建筑材料,用于自建豪宅。至1944年廟宇主建筑拆盡,1964年古寺鐘鼓樓門跨塌。目前的寺廟為私人投資重修,只有一個和尚在此居住念經拜佛,難以想象佛像怎么運上去的!(文/清江小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