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初步劃定申遺古城核心區,暫定89處遺產要素,其中一處是北極閣。近日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北極閣是濟南現存的最大道教廟宇,因其建筑保存的完整性、道教文化、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老濟南人的“打”滑梯情懷等因素,被列為泉城申遺的一處重要建筑。
歷經七百年風雨,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秋天的大明湖是美的,一池碧綠的湖水,微風吹來,湖面泛起魚鱗似的波紋,游客們悠閑地漫步在湖邊,欣賞著大明湖秀麗的景色。在大明湖的北岸,有一處紅墻灰瓦建筑,高峻,背城面湖,站在上面,大明湖的景色盡收眼底,這處建筑就是北極閣。
北極閣建筑在7米高石鑲土臺上,門前有36級青石臺階。北極閣本身規模并不大,卻是由正殿、后殿、廡殿、鐘樓、鼓樓、門廳組成的完整古建筑群,建筑古樸,布局錯落有致,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廟宇的東、西、北側則是由青石板鋪成的小院落,里面種著古松,也設有供游客休息的石凳與石桌。
北極閣因為供奉著道教的真武大帝,又被稱為真武廟、北極廟,始建于元初,明永樂、成化年間兩次重修,清代也曾多次整修,至今已歷700余年風雨滄桑。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于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關于名字的由來,也曾另有一說。據說,古大明湖水面遼闊,那時的北極廟位于湖區北端,廟宇緊鄰北城墻,廟、墻之間架有木制天橋相通。同時,它也是全城最北面和最高的廟宇,古取名為“北極”。

建筑保存完整,泉文化韻味濃厚
今年,圍繞泉水保護和文化申遺主題,濟南市確定核心遺產區163.68公頃,緩沖區840公頃,環境協調區1588平方公里,在該范圍內,初步統計包括趵突泉、大明湖、百花洲、曲水亭街等89處遺產要素,其中有6處是泉水寺廟,已經明確的一處是北極閣。
業內人士稱,本次濟南申遺稱為“泉·城”申遺而不是泉水申遺,其實就是想加入更多的人文東西,從泉文化的角度進行申遺。“北極閣處在大明湖的北面,位置處于濟南的核心區域,除了離泉水比較近外,它本身的道教文化以及建筑就是一部歷史,也是一種人文遺產,泉文化韻味濃厚。”業內人士稱。
“目前,濟南的老建筑保護并不是很好,北極閣是濟南少有保存比較完成的老建筑,關于它的照片從清朝到民國都有很多,現在廟宇內的香火也比較旺盛,從湖里看北極閣是一景,從北極閣看湖也是一景。”業內人士稱,北極閣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成為申遺的重要條件。
“北極閣保留了濃厚的古特色,紅墻灰瓦給它平添了幾分肅穆,人走進來后心情一下就靜下來了。”32歲的老濟南劉先生稱,小時候父親就帶他來“打”滑梯,現在他帶兒子來“打”滑梯。“這屁股溝可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就憑老濟南人對它的這份感情,也理應作為申遺的對象。”他說。(文/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