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以南宋文化為核心,挖掘千年文脈,上城區正在為成為“文化傳承標桿區”,積極謀劃。而積淀了深厚人文歷史和旅游資源的南宋皇城小鎮,正是上城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打造,已成功入選第三批省級小鎮培育名單。其獨特的文化IP,更有望成為杭州的第三張城市名片。
以文化品質提升城市品位。文化,也成為上城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社會和諧的“黏合劑”、精神文明的“導航燈”,成為從“西湖時代”到“擁江發展時代”城市變遷、生活品質提升的真實見證。五年來,上城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打造文化陣地,上城構筑全域化精神文化“引力圈”,讓“最美”從風景變成風尚,“兩個文明”和諧發展。

今年,上城還將舉辦首屆南宋文化節,緊緊圍繞“多元、開放、創新、共享”主題,組織策劃首個“南宋文化共享日”,整合中國民間藝人節、杭州美術節、吳山廟會等一批有較大影響的品牌文化活動,旨在更好地發掘、保護、整合和傳播杭州豐富而深厚的南宋文化資源,實現對南宋文化記憶的多維呈現和活力表達。未來,上城還將以南宋皇城遺址開發為契機,貫通中山御街、清河坊以及五柳巷,進一步推動南宋文化品牌打造,提升杭州“文化名城”建設內涵,呈現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
小鎮建設南宋皇城小鎮定位“中國一流、世界著名”
“宏偉瑰麗、工力精致、金碧流丹、華燦照映,望之若天宮化成……”在史書中,昔日的南宋皇城曾留下如此華麗的描述。這座依山而建,可以擁攬西湖和錢塘江美景的宮城,也曾被后世的專家學者認為是歷代“最漂亮的皇城”。如今,如果想要再次領略南宋皇城的風采,除了翻閱史書典籍,還可以去南宋皇城小鎮逛一逛。
今年的“杭州國際日”,來自32個國家駐滬領事館、商務機構的代表以及在杭外企的外籍高管,逾90位國際嘉賓就走進了南宋皇城小鎮,一圓“最憶是杭州,何日更重游”的企盼。
去年金秋十月,南宋皇城小鎮正式“開鎮”。小鎮位于南宋臨安城遺址核心保護區——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范圍北起西湖大道,南至宋城路,西接南山路,東抵建國南路,總規劃面積3.1平方公里,包含了南宋皇城的“前朝”,也就是饅頭山皇宮遺址、三省六部、太廟、二十三坊、鼓樓等區塊以及充滿市井風情的“后市”,如清河坊、御街、五柳巷等。

今年,位于鼓樓的南宋皇城小鎮“客廳”正式建成,開門迎客。這是一座南宋皇城小鎮文化體驗館,面積500多平方米,可一睹神秘南宋皇宮的“真容”,體驗南宋市井百態。未來,還將通過生活物件、生活場景的還原,重現南宋皇家文化、宋代民俗文化等,拓展南宋文化展示及體驗。
浙江旅游展示中心、勾山里商務中心、智慧旅游等重點項目也相繼完工投入運營;南宋御街通過業態調整,入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徽字號、回春堂非遺體驗館等企業,也有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旗袍定制、茶道香道等品牌,實現稅收增長40%;每逢節假日上演的鼓樓士兵換崗秀,曲水流觴的“民間茶會”茶文化體驗,熱鬧的仲夏“夜生活”,更為小鎮增添了風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官盛宴。
南宋皇城小鎮內,兩處游客咨詢中心今年上半年也正式開放了。“主要功能除了提供旅游咨詢,票務線路服務,也是南宋文化展示空間。”上城區風景旅游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上城還推出了多條南宋文化體驗線路,集美景、美食、購物、VR體驗等多產品于一體,讓游客感受南宋文化魅力。
未來三年,南宋皇城小鎮計劃完成19個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將形成“文、情、商、學、養”五大主題板塊,打造“承皇家古韻、攬市井風情”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小鎮”。同時,以南宋皇城小鎮建設為序幕,上城還將穩步有序推進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工程。據測算,預計到2018年,南宋皇城小鎮的旅游人次將突破3500萬人次,旅游總產值有望達到500億元。

文化傳承為杭州留下“獨特韻味、別樣精彩”
在上城,最能體現杭州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
比如,上個月孔廟就迎來了特別的“開學典禮”——丁酉年杭州祭孔典禮暨南宋儒禮體驗活動。和著悠揚古鐘,祭孔典禮采用宋代祭祀模式,服飾、禮儀等都仿照宋代規范,過泮池、進殿門、恭聽祭文,儀式感足足的。南宋,作為杭州禮儀文化的起始點,也令上城氤氳著文化的祥瑞氣象。
多年來,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挖掘與整合,上城以“文化高度”抬升“價值高度”,打造了城市文化金名片,推進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二十三坊巷等風情街區的綜合開發和利用,讓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南宋皇城·經典古都”有了文化載體。
實施杭州方言語音建檔工程,留住鄉音鄉愁;開設南宋文化講壇,開展南宋文化體驗;通過創新非遺產品,開發了朱炳仁銅雕、一新坊、王星記扇子等百余個非遺項目,讓傳統文化既有“活態”展示,又有創意經營,推動了非遺產品的研發營銷和項目孵化;激活百年老字號,利用胡慶余堂等百余家老字號,讓傳統文化體驗進入大眾視野。去邵芝巖買毛筆,到萬隆買醬鴨,去胡慶余堂抓中藥……上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已成為尋常巷陌中,居民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未來,上城還將重點開發具有南宋特色、皇城品牌的小鎮自有產品,提升南宋皇城小鎮的品牌影響力。
可以想見,五年后杭州將迎來舉世矚目的亞運會,當海外賓朋齊聚杭州,除了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西湖和運河之外,最能代表杭州的歷史文化底蘊,最能對杭州“獨特韻味、別樣精彩”做出詮釋的,莫過于歷史與現實,傳承與創新在南宋皇城小鎮這個載體中的碰撞與交融。

文創產業讓南宋文化成為“大IP”
今年杭州文博會上,上城展廳人氣格外火爆——科技+文創的全新體驗,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
一整面墻的LED大屏幕,可以最直觀地體驗來自Google的“黑科技”,結合手持VR設備和眼睛,讓藝術家擁有在虛擬空間中“立體”作畫的神奇體驗。歷史悠久、以造型見長的南宋龍泉官窯也變得很“酷”,利用AR智能交互體驗,用手機掃一掃竟然可以“浮現”出介紹,感受藝術文創產品背后的故事……展廳內,傳統的白墻黑瓦、古典器物與現代科技形成了強烈的沖擊感,讓觀眾驚喜連連。
可以說,立足“文化傳承標桿區”建設,上城區的文創產業發展,正在讓千年文脈“活”起來,也“火”起來!比如,杭州匠無界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就將南宋文化與現代美學相結合,打造出了“好間界”、“神仙會”、“游園驚夢”等四大IP系列,300余件“宋韻皇城”系列旅游文創產品。
積極布局“八項工程”,通過強化資本對接,形成影視文化經典IP。今年以來,影視文創產業成為上城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上城區重點影視企業佳平影業制作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網絡播放量突破50億次,銷售收入突破2億元,納稅總額370萬元,并且成功入選全國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名單。除此之外,多部“上城制造”的精品影視劇也入選2017年度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獲得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目前,上城重點打造的南宋文化創意影視基地,已集聚了紫桓華韻、1905電影網(杭州一九零五禺誠科技)等相關企業30余家,吸引了不少影視界“大咖”落戶,未來還將完善影視全產業鏈。日前,杭州紅星文化與浙江棱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全國首家全景全息劇院落戶上城,這無疑為上城影視文創產業的未來發展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以來,圍繞爭做“文化傳承標桿區”的奮斗目標,充分發揮文創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提高文創產業國際化水平,上城文創產業亮點紛呈,從文化資源大區走向文創產業強區。據統計1-6月,上城區文創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9.64億元,同比增長38%;1-8月,文創產業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908.20萬元,同比增長28.99%。
接下來,上城區還將深入挖掘南宋歷史文化IP,通過對文創領域的品牌企業、品牌產品的打造,壯大一批主業突出、實力雄厚、具有核心IP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點企業,扶持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型企業。同時,打造功能品質型園區,按照“一園一主業、一園一特色”的原則,加快特色化、品牌化新園區建設,拉長延伸園區產業鏈,打造文創園區的大IP,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文創產業集群。(文/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