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鎮江,在宋代詩人王安石的筆下,是和暖的春風,是搖曳的綠柳,是青山如黛,是明月皎皎。
從“東臨鐵甕,西控金陵,南負句曲,北俯大江”的寶華山到“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巍峨雄壯”的茅山,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北固山到“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的焦山,從時尚與古意交融的城市街景到古樸自然的田園村落,“全域旅游”已經將鎮江這座古城描繪成一幅立意高遠、構圖巧妙、技法精湛的山水美卷。

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千億產業
2016年下半年,由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出爐,我市榜上有名。在此之前,句容已經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2月花山古廟會、豆腐節、梅花節,3月郁金香節、草莓音樂節、櫻花節,4月茶香文化節,5月登山節、8月葡萄節、9月泡山節、10月花田美食節……今年,句容旅游節慶活動不時刷屏“朋友圈”。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不落幕的“旅游季”,成為句容旅游的共識。
鎮江市級層面,市政府印發了《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年(2017-2019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到2019年實現全市旅游總收入1085億元,游客人均逗留2天以上,人均花費達1450元以上”的目標。全區域統籌、全天候供給、全產業融合、全過程服務、全社會共建共享,統籌推進全域旅游。揚中、句容、鎮江新區等轄市區也完成了全域旅游發展規劃。
旅游項目建設成為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全市42個重點旅游項目總投資882.8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8.94億元,1-8月42個項目累計投資54.51億元。新發布40多個旅游項目,目前簽約17個,總投資約90億元。恒大童世界一期項目、赤山湖IP休閑度假項目、邊城體育康養小鎮等均簽約落戶。
在全域旅游實踐中,“旅游+”也演繹出了動人的產業融合之美。旅游+宗教、旅游+文化、旅游+農業、旅游+體育、旅游+教育等都結出了碩果。焦山佛學院建成,迎來首批學員,星云大師題寫校名;舉辦第三屆鎮江文化文物創意設計大賽、鎮江市民俗文化旅游季、谷陽槐蔭民俗文化季等文化旅游活動;推出了一批鄉村旅游線路、農家美食和精品民宿;舉辦中國戶外健身休閑大會、江蘇航空體育旅游季、句容馬拉松比賽、赤山湖國際游泳挑戰賽暨鐵人三項賽等活動……
鎮江,這座“顏值”與底蘊均在線的千年古城,正在“全域旅游”這支畫筆的描摹之下,煥發出更奪目的光彩。

數讀鎮江全域旅游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印發了《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年(2017-2019年)行動計劃》。到2019年,力爭實現鎮江市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其余轄市區同步達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標準,全市旅游總收入達1085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三年累計旅游項目投入48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游客人均逗留2天以上,人均花費達1450元以上。
圍繞打造長三角首席國民休閑基地,家庭度假、親子休閑產品,新業態、產業鏈等發展需求,開展精準招商,每年引進帶動力強的新業態項目10個以上,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的旗艦型項目3個;鼓勵經營者利用農村房屋,發展精品民宿、客棧等新興旅游住宿業態,每年新增特色民宿10家左右,到2019年全市民宿達30家左右;創建一批情調韻味濃郁、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旅游風情小鎮,到2019年創建市級旅游風情小鎮8-10個,其中省級5個以上;每年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00個以上,50%的公廁以及3A級以上景區、3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的廁所達到國家A級標準。
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全域旅游并不僅僅是“旅游”,而是一條完整而豐富的產業鏈條。越來越多的地方,通過全域旅游這條路,走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全域旅游是一條富民、惠民之路,是一條轉型、改革之路,是一條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之路。(文/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