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進入旅行社推介、網站介紹、旅游攻略的民宿呈井噴之勢。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和消費者對旅游住宿的需求多樣化,民宿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業態,站在了創新、升級風險投資的“風口”,迎合了消費者的新需求。一些厭倦了住酒店、坐大巴、吃團餐的游客越來越喜歡住在鄉間民居,體驗當地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的田園生活,游客在主人的常態生活中感受當地自然、文化、生活方式。

民宿恬適愜意讓人流連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江南水鄉、大漠人家的民宿受到游客的青睞。有過民宿體驗經歷的游客還與主人加上了微信朋友圈,回家學做自己品嘗過的家常美味。全球住宿分享平臺愛彼迎(Airbnb)發布的數據顯示,長假期間國內游民宿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26%。
民宿火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富起來的游客早已瀏覽了山山水水、名勝古跡,具有獨特品質和“溫度”的民宿被越來越多人追捧,大理、麗江、成都、杭州的特色民居成了人們感受當地生活的窗口、廳堂。游客在這里徜徉于人文景觀、田園風光,“寧靜”“放松”“隱于市”的恬適、愜意是豪華酒店所不具備的。
民宿良莠不齊讓人無奈
市場需求快速“催熱”了民宿行業,民俗已經從早先三三兩兩、單打獨斗的零星散居,發展到現在的群落、集群。比如成都的茶社、杭州的古鎮經過精裝改造,十分古樸、典雅,雖沒有星級酒店的富麗堂皇,但民味十足,讓外地游客流連忘返、贊不絕口,以至于有游客放棄了已經預定的酒店,轉而聯系民宿主人,直接住進了有資質的民宿。
與此同時,隨著民宿數量快速增長和大量消費者的涌入,參差不齊的民宿讓衛生、安全等投訴也不斷見諸報端和各類調查當中。江蘇省消協曾發布民宿消費體驗式調查報告顯示,95%的民宿沒有消防應急包;近2成民宿毛巾、被單不干凈,衛生堪憂;超四成民宿就餐不方便;不少“黑旅館”搖身一變成為民宿。還有部分民宿無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服務是根本特色是生命
民宿井噴式發展中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今年10月1日實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的核心就是民宿是富于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有文化韻味,一句話,民宿要有民味。由于大多數民宿是鄉村民居,環境、衛生、餐食受條件所限,游客多有不滿。《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的另一個核心就是住宿要有標準,飲食衛生,食材綠色,客房內一次性用品一客一換、消毒殺菌嚴格操作,一句話,民宿也要講服務標準。
服務標準是民宿根本,文化、特色是民宿生命。沒有環境、衛生、服務標準,民宿就沒了奢談情懷的資格;沒有人文、景觀、地域特色,民宿就成了一杯平談無奇的白開水。(文/大秦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