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日,在嘉興市嘉善縣召開的全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上,龍天紅木小鎮在2016年度省級特色小鎮考核名單中躋身優秀行列,連續兩年考核在全省特色小鎮中名列前茅。
自2015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后,紅木小鎮一直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
整個項目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進行設計、建造、運營,總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建筑面積26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80億元。截至目前,已經完成的各類建筑面積達80萬平方米,持續投入資金達30億元,一期工程預計2017年底正式投入試運營。
到2020年建成后,小鎮將形成一個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特定區域,集家具制造、旅游休閑、文化創意、商業服務、生態居住五大產業于一體,實現山水相依、村鎮相融、產業聯動。

拓展旅游功能,小鎮為游客打造視覺盛宴
雖然紅木小鎮整體還沒有成型,不過它的魅力卻已經展露無遺。
近日,記者來到紅木小鎮,沿著衢江1000多米的長廊已經基本打造完成,這個沿江長廊可不普通,其建筑全由紅木打造不說,還根據唐宋、明清、現代和未來時間軸打造了一條由古至今的觀賞帶。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座由3000多立方米全紅木打造的彩虹橋,“這些是旅游的一部分,我們精心打造,除了給人視覺的享受,最重要的是文化傳承。”楊振介紹,紅木小鎮里的每一個建筑都是不一樣的,“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古建筑群的教育基地,讓更多構造研究古建筑的人才在這里深耕傳承。”
細節讓小鎮給人視覺的盛宴,不過更讓人瞠目的是其生態打造。據了解,紅木小鎮以高標準規劃生態布局,依托有利地形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營造山水相依、江天一色的自然生態景觀,做好形象設計,確保小鎮的“高顏值”。目前,小鎮已完成各類樹木種植150萬余株,品種達196種,被省林業部門列為名貴樹種種植基地。打造休閑園林,植入景觀小品、林中步道、景觀石、雕刻造像、水霧噴泉等,營造小橋流水、靜謐純美的意境,滿足游客休閑、游憩需求。
游覽和游玩,在紅木小鎮也做到了有機結合。未來,小鎮將立足龍游文化、紅木文化,打造紫檀風情街、木都商貿城和濱江休閑街3個主題功能區,以及特色主題商業街區,豐富游客的樂購休閑和夜間康體娛樂。
“我們這里打造的就是旅游+,龍游本來游客就比較多,我們想讓這些游客能多住幾天,打造浙西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楊振說。
記者在沿江看到幾個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些是水上游樂項目,小鎮將充分發揮衢江水系優勢,豐富游客的觀光、娛樂體驗。”楊振說。
此外,小鎮還將推出水上演出、室內演藝、國學培訓、民俗表演、祭祀、中式婚禮、中醫理療、影視基地等內容豐富的產業項目,在推進文化產業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又為旅游產業提供有力支持。

千年文化為魂,小鎮或成世界文化遺產
“千年古建,江南一絕”,紅木小鎮建筑以唐、宋、明、清的風格融入木雕、磚雕、石雕等元素完美呈現,精雕細琢,翹角飛檐,畫棟雕梁,蘇式彩繪與水輝映,與賓相融,充滿詩情畫意,處處彰顯文化的氣息。
文化是小鎮之魂,小鎮雖小立意很高,“你可以看到小鎮的建筑都是很有特色,都體現了高超的技藝和大國的工匠精神。”楊振介紹,小鎮在建設中形成美麗的風景,建成后將成為經典,未來更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游是最早的13個設縣地區,歷史悠久,小鎮未來將打造龍游文化的集聚地,商幫文化、中式婚禮文化、祭祀禮儀等相輔相成。”楊振說,小鎮充分挖掘、弘揚傳統國學文化,對接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將易經文化、儒釋道三家融合巧妙運用其中。
以“五行相生”的理念構建小鎮五大產業,設計建造人文中軸線、歷史發展事業線,演繹人生成長與事業發展的并重,引導游客明德、明道、明心。
“文化搭臺,紅木唱戲”。小鎮配套規劃創意園區,以研發設計創意為核心,集聚高端人才,進行文化創意、產品創新,引領“大家居”生產、消費、生活觀念。通過全面展示傳統家具制造技藝,結合家居博覽、體驗消費等載體,將家居產品服務與文化創意產業完美融合,提升顧客對家居文化的認識,傳承中國和諧居家哲學,弘揚傳統文化精髓。(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