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旅游市場又一重磅“游戲規則”出爐。10月16日,在北京市第五屆老年節旅游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安金明公開發布了北京市的《老年旅游接待基地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而這也是北京出臺的首份該類旅游指導規范。根據《服務規范》,北京的老年旅游接待基地需要達到多項細化要求,包括備有老年游客常用藥,提供老年意外傷害保險等服務。業內認為,較為嚴格的建設經營雖然給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有助于驅逐行業內資質較差、濫竽充數的企業,實現北京“銀發旅游”市場真正的健康規范發展。
61條規范
具體來說,《規范》明確,老年旅游接待基地以提供老年游客休閑、療養旅游產品為主,具有餐飲、住宿等功能,對開展老年旅游接待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旅游接待場所,面向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老年旅游產品消費者。
《規范》還對老年旅游接待基地環境與設施、服務項目、安全防范等方面提出了共61條規范意見。例如應具有良好通達性,連續乘車不超過2小時距離范圍內;應有公共汽車到達基地周邊;距離一級合格以上醫院10公里以內或半小時車程內,備有老年游客常用藥,提供老年意外傷害保險等服務等。
此外,《規范》還要求基地建立健全處理老年游客事故、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的程序和方案;設置方便老年游客使用的報警電話和報警按鈕。基地內還需設置醫務室,并配有具備醫療資質的專業急救人員,配備常用藥物,緊急救援物品、常用醫療器械等。《規范》還特別配備了評分表,達到60分的可以成為優秀基地,75分的可以稱為示范基地。

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介紹,市旅游委始終高度重視老年旅游工作,“而最新發布的《規范》,將進一步規范提升北京老年旅游接待基地的服務標準,從組團和接待兩方面入手,讓老年人玩得安全舒適便捷。”宋宇表示。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李柏文表示,此次出臺的《規范》是為了促進老年旅游專業化發展,起到老年旅游行業的引導性作用,深根養老市場。隨著老年人旅游市場的逐步擴大,發展老年旅游成為了一種趨勢,老年人的養護需求就更高。但是老年旅游基地的發展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專業的企業去做,推動整個老年旅游行業發展。
而在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看來,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針對老年群體開發的旅游產品,例如某些旅游機構專門貼近老年游客特性,將酒店、康養設施有機組合形成一整套產品推銷,“從目前獲取的信息看,老年旅游接待基地的定義依然較為寬泛,究竟是新建場所還是依托已有場所改建也不明確,顯然需要更多宣傳推介方能激起相關企業投資意愿。”
銀發商機
近些年來,我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部分積蓄充足的老年人也逐漸成為出游主力群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每年老年游客人數已占到旅游總人數20%以上,而今年上半年老年游客出游人次同比漲幅更是高達2.4倍。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300萬人,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380萬人。為迎接潛在的“銀發旅游”大軍,北京也早早做出部署。今年6月,市旅游委發布《老年旅游獎勵資金管理辦法》,鼓勵旅游企業組織在京老年人京郊旅游,并按組織人次多少給予5-15萬元不等的獎勵。具體獎勵標準為,組織接待人次排名1-5名,每個企業獎勵15萬元;6-10名,每個企業獎勵10萬元;11-15名,每個企業獎勵5萬元。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指出,由于老年人健康水平參差不齊,出游不確定因素多、風險較大,且老年人出游對旅游產品價格的敏感,使得一些旅行社不愿意開發老年人旅游產品。總體來看,北京已有的老年旅游產品設計缺乏創新,已越來越不適合老年人的需求。與此同時,由于部分地區相關產業規范尚不完善,還出現了養老旅游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
而老年旅游接待基地則有望打破這一瓶頸并從中分一杯羹。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漢唐華盛集團北京懷柔旅居養老基地已經正式開工,據工作人員透露,該項目建成之后將成為國內領先的星級旅居養老服務基地。但對于剛出臺的《規范》,北京懷柔旅居養老基地是否完全符合標準還有待驗證。
“北京各區資源稟賦有差異,符合《規范》提出標準的適配性也不同”,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所所長成海軍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交通通達度、周邊醫療配置要求確實細致且嚴格,也給企業投身相關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不過根據現有政策,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可能會撥付一部分資金,用以提供基本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這將為企業減輕一定負擔。”

前景可期
基本框架搭建完畢后,未來老年旅游接待中心發展前景究竟如何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北京優博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梓荍認為,雖然目前布局養老產業或者涉獵老年產品的企業主要以地產和保險公司為主。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相關政策的不斷支持,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未來如果資金渠道較為順暢,我們企業也希望投入到老年旅游基地的建設中”。針對《規范》提出的,基地周邊交通、醫療設施配套等細致條件,紀梓荍表示,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養老企業綜合考慮老年人交通、醫療、便利等條件,標準的提高對于基地的建設是有好處的,“這是可以理解的,也對于參與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整個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而從政策層面看,北京推進老年旅游的態度也十分積極。去年底,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安金明曾介紹,北京已經制定了一個老年旅游的暫行辦法、明確了老年服務規范、推出了一批老年精品旅游基地,并建立了老年旅游的專業委員會,未來北京還將推動成立一個老年旅游的產業聯盟。不少業內人士也稱,未來北京老年旅游服務平臺應推動銀發旅游產品創新,以實現市場良性發展。
“近段時間相關部門接連政策,鼓勵老年人旅游休閑、度假式養老等業態發展,北京擁有近350萬的常住老齡人口,每年還吸引大量老年游客前來觀光,發展包括老年旅游接待基地在內的老年旅游產業具有天然優勢”,成海軍表示,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形式,接待基地能夠讓老年旅游穩定的居住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邊休閑邊觀光,尤為適合積蓄充足的活力老人。
根據《規范》提出的具有良好道路通達性、且宜選擇人群密度較低易管理的區域,成海軍分析稱,基礎配套相對完善的朝陽區、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懷柔區都有可能成為未來老年旅游接待基地的落地區域。(文/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