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歷史建筑,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氣質和靈魂。杭州的大街小巷里,就藏著許多這種彰顯不同時代特色的“老房子”。目前,杭州有不少歷史建筑(文化街區)保護整修項目正在施工。趕緊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些有故事的“老宅”將迎來怎樣的新生!
“杭氧建筑群”保護修繕工程2019年完工

老廠房大門
杭州氧氣股份有限公司建(構)筑物群位于下城區東新路366號,建于上世紀50-80年代,由七幢大小不一的大空間單層廠房組成,總用地面積約105743㎡,總建筑面積約43730㎡,為建國初期杭州市建造的大型標準工業廠區,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承載了杭州市民的深刻記憶。
2011年杭氧建筑群被列入杭州市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名單,2016年杭州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杭氧地塊保護利用項目,2017年2月杭氧建筑群保護整飭方案通過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組織業內專家及有關部門的論證,近日已進入主體建筑施工階段。

圖為廠房結構體系現狀
該建筑群在前期場地清理階段,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開展廠區內歷史信息的收集工作,對鐵軌、枕木等歷史遺物進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妥善搬移、安置老火車頭,并對3號廠房南側新發現的原靈隱寺佛像模具進行了搬運和整理。目前,歷史建筑內部主體結構正按圖實施全面加固和整修,整體工程預計2019年完工。
未來,杭氧建筑群將成為杭州城市之星國際文化旅游綜合體的一部分,打造以博物館集群為特色,集藝術欣賞、人文體驗、創意商業、商務辦公、休閑游樂、酒店會務、時尚購物、娛樂演藝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城市博覽中心和國際文化旅游綜合體。
杭州這些歷史建筑(文化街區)將煥然新生
除了杭州氧氣股份有限公司建(構)筑物群之外,杭州正在施工的歷史建筑(文化街區)保護整修項目還有:方谷園胡宅、方谷園7號、浙大西溪校區生命科學院建筑群、“懷廬”歷史建筑、泗水新村建筑群、大慈山腳別墅建筑、杭絲聯建筑群、小螺螄山18號、河斗9、10號歷史建筑、馮山人巷6號、拱墅區大兜路基礎建設等。小編從中挑選了幾處為大家介紹一下。
1、方谷園歷史建筑群項目

修整中的方谷園胡宅
位于上城區小營巷的方谷園歷史建筑群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700平方米,為典型的院落式傳統木結構建筑。2016年底上城區危改辦啟動全面整治工程,保護修復歷史建筑院落格局、外部風貌、結構體系及特色構件,該工程預計年內可完工,今后擬用作健康產業展示等用途。
2、生命科學院建筑群項目

位于西湖區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的生命科學院建筑群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399平方米,屬建國初期教育建筑典型代表。浙江大學目前正在實施整體保護及加固整修,在保持歷史建筑原有風貌、主要空間布局和特色裝飾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建筑整體安全性和可持續利用,完工后擬用作浙大建筑設計院辦公用房。
3、“懷廬”歷史建筑

位于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靈隱路18號“懷廬”歷史建筑,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為西式花園別墅建筑。今年5月保護修繕工程進場施工,重點對圍墻、主樓、庭院環境進行了全面保護整治,目前處于施工收尾階段,今后擬用作浙江省文史研究館辦公場所。
4、泗水新村建筑群

位于將軍路以北、浣紗路以西、吳山路以東、國貨路以南,建于20世紀30年代??箲饡r期,日軍占領杭州,在杭州開設了泗水新村“關門亭”慰安所。迄今,在泗水新村內7號西側的內墻面上還留有“慰安所”的字樣,成為日軍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搬遷完成后,為了警示教育后人,杭州市上城區危舊房改善辦公室將按照原建筑風格,對泗水新村實施重新整治。
5、大慈山腳別墅建筑

位于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洋房山烏芝嶺大慈山腳別墅建筑,建于20世紀30年代,共有兩幢磚木結構建筑,目前正在進行全面保護加固整修,預計2018年可完工,今后擬用作精品酒店對外開放。
6、杭絲聯建筑群

位于拱墅區麗水路,屬于杭州典型的大型工業廠房建筑,為當時全國絲綢行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加工配套能力最強的絲綢印染聯合企業。目前,該建筑經過改造,成為“絲聯166”創意產業園。
7、馮山人巷6號

位于馬市街一角,是中西結合風格的別墅建筑,建于19世紀70年代,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11年,馮山人巷6號被列入杭州市歷史保護建筑名單。提升改造后,這里在保留歷史韻味的同時,也會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為居民居住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8、拱墅區大兜路基礎建設

位于拱墅區湖墅街道,是杭州歷史風貌尚存的老街區之一。如今的大兜路以新的香積寺為核心,保留有香積寺石塔等文保單位,以及大量清末民初風格民居建筑。成為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及居住、文化、旅游、休閑、商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體現運河南段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典型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文/浙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