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縣皤灘鎮可以算是千年古鎮,雖然不及烏鎮、西塘、周莊等江南古鎮那樣眾人皆知,但它卻也曾經是一處商賈云集的繁華集鎮。歷經歲月的變遷,如今雖已衰落凋敝,但也能從這些古建筑中看出當時的風貌。
皤灘臨河而立,均是一座座專用河埠,被冠以金華埠、永康埠、麗水埠、東陽埠、安徽埠等等,頗有些“商閥割據”的意味,足見當時商會勢力在此圈地的激烈。它是我國古代江南山區農村古鎮文化的典型縮影,也是研究我國古代農村集繁榮興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資料。
皤灘古鎮比較經典的就是三華里長鵝卵石鋪砌的一條長長“龍”型古街,這里是古鎮的核心區。鼎盛的清朝中期,皤灘古鎮頗具規模,主街道呈“龍”形,鵝卵石鋪嵌,彎曲有致,長達2公里,街面石板柜臺比比皆是。
古鎮區集中大量明清古建筑群,豐富多樣,有商家老店、民居古宅、妓院賭場、書院義墊、祠堂廟宇,具有清代建筑風格陳氏宗祠,宗祠建筑保存完好,門口豎著著兩根高達數十米旗桿和兩只大石獅栩栩如生。
里面是一個大的四合院,正廳供奉著陳氏各代祖宗牌位,庭院鋪了一層鵝軟石,鵝軟石大小相仿,鋪設得非常考究,不知道花了多少費用和工夫;建筑雕梁畫棟、飛檐挑角,工藝精湛,門畫栩栩如生,就連門口旗桿石柱上的浮雕都非常精致,古人對建筑確實精雕細琢啊,這就是工匠精神。
很多人提起皤灘,都會覺得它是一個令人心疼的古鎮,時光蹉跎,繁華不再,由于交通條件的變異及天災人禍,皤灘古街逐漸蕭條,皤灘市面也風光不再,只留得滿目的滄桑讓人唏噓感嘆。回看古鎮里的古建筑、花燈、千年鵝軟石路,這里的茶樓、雜貨、當鋪、青樓、賭坊,可以想象到千百年前皤灘古鎮商賈云集的繁華場景。
當年的那么繁華,現在卻如此冷清,皤灘古鎮在歷史的長河中猶如絢麗的煙花一般轉瞬即逝,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保護中國的古建筑是一直需要做的事。保護中國古建筑,就是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