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城鄉環衛一體化、鄉村文明建設等工作,加強紅白理事會宣傳,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風民風,推動“軟環境”與“硬環境”同步發展,在改善城鄉環境面貌、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倡樹文明新風等方面取得明顯成 效,全面提升了農村文明程度。
文明新風入農村,村民再增幸福感
我市通過采取多項有效措施,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革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新習俗,逐步在全市范圍內樹立起婚喪從簡、孝老愛老等農村文明新風尚,期間,涌現出一批移風易俗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村莊。
11月4日,記者在孫家集街道彭家村看到,內容豐富的文化墻,漂亮的綠化帶,干凈整潔的通村路……一派和諧幸福景象。

82歲的彭有恒正在路上散步,他說,每年村里老年人能領到多項福利,不愁吃不愁穿,村里 還建了文化廣場等群眾娛樂基礎設施,進 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在移風易俗方面,彭家村很早便提出 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理念,并納入村規民約。“原來喪事三五天,如今一天便可完成,村民們也逐漸接受了新觀念。”村民王立軍說,在喜事上,村里也提倡節儉,現在一般都是“當天忙”,不僅節省開支,而且省時省力,村民們都很支持。 “我們村有專門的紅白理事會,堅持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制定了《紅白理事會 章程》 等規章制度。”彭家村黨支部書記彭有偉說,村里還新建了公墓,通過示范帶動,村委宣傳,目前彭家村已實現喪事從簡率100%。
百善孝為先,盡孝應重生前,讓老年人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據介紹,為了向村民宣傳“孝德”傳統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彭家村專門繪制了文化墻,百余幅圖文作品宣傳“壽光二十四孝”、“移風易俗”等內容,向村民傳遞遵德守禮、孝老愛老等傳統文化。
彭家村只是我市移風易俗工作先進村莊之一,近年來,我市 900 多個村莊陸續開展了“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弘揚了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引領了農村文明新風尚。
城鄉環衛一體化,讓鄉村實現“美麗蝶變”
11月4日,記者走進孫家集街道胡營一村,寬敞的水泥路延伸出去,兩旁是粉刷一新的房屋,房屋前后郁郁蔥蔥,老人們正悠閑地聊天,三兩頑童嬉戲玩耍,讓人切實感受到城鄉環衛一體化給農村生活環境帶來的成果。環衛保潔員張樹香說:“村民有了生活垃圾會自覺裝進垃圾袋,等 我們清晨一塊清運,衛生干凈了,村里道 路也越來越寬敞,這些變化讓我們村有了小城鎮的味道。”
說起村里的變化,65歲的村民楊佃俊打開了話匣子。自從6年前實現環衛一體化之后,村里環境大變樣,有專門的環衛保 潔員負責村里衛生,有垃圾就往垃圾桶里 倒,村里每年對“三大堆”進行綜合清理,村莊越來越美麗。如今的胡營一村, 再也不見“三大堆”,坑洼不平的土路變成 了硬化路,房前屋后統一栽上了綠化樹,“中國夢”、“孝道”等文化墻替代了墻體廣 告。城鄉環衛一體化、文化活動廣場等現代文明“元素”,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楊佃俊高興地說:“城鄉環衛一體化后,村里環境越來越美,跟城里一樣舒適。”
胡營一村黨支部書記劉建強表示,該村現有村民278戶、1197口人,2011年村里實現了環衛一體化托管,統一配備了40多個垃 圾桶和4名環衛保潔員,2015年,該村成為 我市的“美麗鄉村”之一,如今,村里對主路進行了重修硬化,所有巷子鋪了紅磚,路旁鋪設了排水溝并進行了綠化,新安裝了路燈,建起了文化廣場。
近年來,我市把城鄉環衛一體化作為 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健全環衛工作機制,深化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城鄉環境衛生面貌顯著改善。在全市975個村莊,按照每75戶1人的標準配備了3350名村莊保潔員和 110 名村莊管理員,實現了城鄉環衛管理全覆蓋,全天候統一標準化保潔。
弘揚傳統文化踐行核心價值觀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發掘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傳統與現代 的融合;傳播孝德文明,樹立先進典型,傳遞正能量;注重文化陣地建設,以文 化廣場、文化大院等為陣地,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全面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從 軟件、硬件兩方面入手,內外兼修,精心培育文明鄉風,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 活的同時,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古城街道的北洛小學把“傳統文化育人”作為學校教育特色,大力傳承和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點培養青少 年思想品德,打造書香校園。北洛小學 校長宋曉民介紹,墻上繪制的圖文,除 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外,還有學 校在傳統文化教學中提煉的“和新”文 化,他們將國學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 化水平。學校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在無 形中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學生們也將 這些傳統文化知識傳遞給家長,形成了 學生、學校、家庭共同傳承傳統文化的 良好氛圍。
傳統文化不僅是在學校里,在村莊 百姓的生活中也處處可見。幾乎每個村莊都繪有文化墻,用傳統文化重塑鄉村 文明已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亮點。一排排以“孝”、“德”等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公益廣告文化墻設置在路旁,引人駐足、讀念。
“我們村里不僅有文化大院,還有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非常齊全,過年過節還會組織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臺頭 鎮三座樓村黨支部書記劉瑞祥表示,有 了文化大院后,村里還組建了文藝宣傳 隊,村民參加文藝活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很多活動不光活躍了本村文化,還吸引了周邊村民參與,和諧了鄉里,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