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村里最大的變化,那就是我們村的古建文化旅游從無到有,人氣不斷旺起來。”蔡宅村黨支部委員蔡國龍說。
蔡宅地理環境優越,東有鹿峰為屏,西依虎峰為枕。蔡氏先祖自元代遷居此地后,血脈旺盛,子孫眾多。全村現有1370多戶、3800多人。“詩禮傳家”一直是蔡宅人立身、齊家、治村、育人的根本。辛亥革命志士蔡汝霖、抗日名將蔡忠笏、東陽首位女碩士蔡慕暉、植物學家蔡希陶等等,都是蔡宅村的杰出代表人物。村內十三間頭、廿四間頭遍布,蔡氏宗祠、涵玉堂等明清建筑古色古香。

2014年,蔡宅村被國家七部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也是全市最早獲此命名的傳統村落。當時東陽市委主要領導到蔡宅村調研時,認為蔡宅文化底蘊深厚,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東陽市將給予大力支持。隨后,在當地鎮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村里投資200多萬元建設古木長堤公園,恢復一里九橋景觀,投資180萬元重建大廳,啟動村口風貌提升、村內小景觀、旅游環線石子路等一系列建設工程。
2015年端午節期間,蔡宅舉辦了首屆旅游節,鄉村旅游一炮打響,小長假三天時間,共吸引了5萬名游客進村。2016年端午節期間,蔡宅舉辦了第二屆旅游節,兩天時間,吸引了2萬多名游客。2017年端午節期間,蔡宅舉辦了第三屆旅游節,三天時間,吸引了4萬多名游客。
“通過旅游節的舉辦,大大提升了蔡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平時的雙休日和其他節假日,也不時有團隊和散客進村,游客中還不乏洋面孔。”蔡國龍說。這幾年的暑假,還有一些學生夏令營團隊,游在蔡宅,吃在蔡宅,住在蔡宅,體驗一段時間的農村生活。
蔡國龍說,單個最大的團隊,是2015年下半年接待的“千人團”,游客人數達到了1300人;前不久,村里接待了一批來自寧波的文化人游客,200多人,還給村里留下了一批書畫作品。

抓住機遇再發力
在村里舉辦旅游節,蔡宅是東陽市最早行動的村莊之一。這幾年,全村先后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上千萬元,但看到六石北后周等后起之秀,蔡淑貞和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一定要抓住當前產業植入的機遇,做好風貌再提升文章,通過旅游業發展,千方百計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蔡淑貞說。這幾年,進村的游客數量眾多,人氣是旺了,但財氣還不夠旺,受益面還較少。今后的目標,是讓游客既進得來,又要玩得久,還要住得下。這位五星級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表示,村里古建筑眾多,但一些劇組來考察后,最不滿意的一點就是橫在空中的電線光纜多,拍攝過程容易穿幫。為此,村里計劃進行立面改造,讓所有管線落地,讓新房老房格調協同,進一步提升村莊風貌,打造古建筑影視文化基地、大學生寫生基地、慢生活基地;這段時間,相關規劃正在進行論證。
蔡淑貞表示,目前,全村已有一家“農家樂”,具備一定的接待能力;相較于動輒以萬計的游客,村內民宿發展還大有可為;要借助旅游節的契機,在白溪江上增加龍舟比賽等內容,進一步豐富旅游內涵。總之,要盡一切努力,做好產業植入文章,真正把蔡宅打造成為鄉村旅游精品村。

蔡宅古建文化游
蔡宅是東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先行村,通過三年努力,蔡宅古建文化游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
如果說,橫店旅游是無中生有,那么,蔡宅旅游就是有中生有——把原先“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古建筑、古村落呈現在更多世人面前。蔡宅不僅有眾多的古建筑,更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這些都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
這幾年,蔡宅旅游人氣是旺起來了,但對村集體和村民來說,財氣旺得還不夠。村干部也充分看到了這一點,并把旺財氣作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目標。鄉村旅游發展得成不成功,終極考量指標,還是財氣。
走出村莊時,看到古樟樹下,幾個老人正圍坐在石凳上,一起清理棉花籽。古村,老樹,老人,好一幅和諧生動的畫面。我想,只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舉措,蔡宅打造寫生基地、慢生活基地、影視拍攝基地的愿景,一定能夠實現;蔡宅人也一定可以憑借旅游業的發展,過上更富裕的生活。(文/浙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