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鄉村游玩,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種地、采摘、農家樂。鄉土的芬芳、果實的豐碩,讓常年在鋼筋混凝土建筑里生活的人們越發想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除了適合休閑娛樂的環境外,古村落還有很多人文歷史,那是古村的根植所在。筆者認為,在打造古村落時,應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理念。
在硬件打造中,應最少、最自然、最不經意的人工干預。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態、低碳環保材質和廢棄建材,充分利用生態環保技術。做到三個維持:維持原生態風光、維持原真的鄉村風情、維持原味古樸滄桑的歷史感。

在打造中還應將保護發展作為目標,通過保護使傳統村落達到健康態、和諧態,做到風貌完整、舒適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諧。讓傳統村落和民居、傳統文化回歸本真,通過復興讓年輕人回歸鄉村、讓鳥兒回歸鄉村、讓民俗回歸鄉村。
傳統村落的利用,勢必會出現一種固定的商業模式,所以內涵文化十分關鍵,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此外,當傳統村落面向市場時,最關鍵的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如何脫穎而出,資源很重要。比如華誼電影小鎮,利用華誼影視公司的品牌,里面有拍戲的各種場景,以及拍戲時使用過的道具,吸引了很多粉絲,這無疑就是一種資源的利用。在經營過程中,也要注意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讓新功能注入村落中,可以有實景演出、生活體驗等。

盡管現在有很多旅游項目都是一日游或幾日游,但真正讓人舒心的旅游,應該是有所停留的,這也是經營者要考慮的問題。要在村落里策劃現代功能,配備現代化功能設施和參與性活動,以居住為落腳點,組織各類資源和功能,這樣才能深度展示和體會歷史文化價值。
一到節假日,朋友圈里總會有曬老家風景、曬故鄉古鎮風景的圖片與信息,那是在外游子的鄉愁。那里的一磚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著歷史的印記,鐫刻著質樸的民族民風,那就從我們自己做起,保護古村落,傳承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文/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