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源村群山環繞,溪水自北而南穿村而過,風光旖旎。它位于龍游縣北部石佛鄉境內,距縣城28公里,北倚千里崗山脈余脈,南接金衢盆地。因位于山區,遭受動亂和戰爭較少,古村幾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中晚期徽派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征,在歷史歲月中守望著古風遺韻。古村建筑沿溪兩岸依山勢而筑,卵石巷道,粉墻黛瓦,高低的馬頭墻錯落有致,溪水淙淙,拱橋倒映。

這是一個古老的小山村,村邊有飯甑山,海拔660余米,一峰燭立,氣勢峻偉。據地質部門考證,是火山,山頂賀錐形火山口形似一個碩大無比的飯甑,云煙飄渺,宛如裊裊而起的炊煙。
順著山路北行2公里,有瀑布從天而降,這就是白佛巖瀑布。白佛巖海拔700米,山勢陡峭,《讀史方輿紀要》稱要“勢甚險峻,人跡罕至”。瀑布寬3米,落差約70米,從危崖壁立的白佛巖飛瀉而下,形若垂練,濺如跳珠,散似銀霧。遠觀凝而不動,無聲無息;近看,飛流湍急,響聲轟鳴。唐朝道士葉法善曾在此修煉,巖壁數處佛龕隱約可辨。瀑布附近還有羅漢山、將軍嶺、仙人峰、點易洞等景。在東北角有石船山,石船、石人形象逼真,維肖維妙。

三門源村的建筑以葉氏建筑群為代表,氣勢宏大,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風格。廳內的楹柱、棟梁粗壯,梁架結構獨特。藻井、梁柱、走馬樓及窗欞等無不精雕細刻描金彩。因采用天井調節信宅排水排氣、改善室內采光,雖然墻高樓深,但空氣流通暢,舒適明亮。其中“芝蘭入座”最為精巧,布局為三進兩面三刀明堂,是民居中的杰作。

藝術磚雕是葉氏建筑群的精華,三座正門全以磚雕鑲嵌,有樓臺亭閣,山水動物,花鳥圖案。其中23方長56厘米、寬26厘米的戲曲磚雕,每塊各鐫一出微戲,浮雕鏤空,工藝精湛,造型生動,是罕見的衡世之珍,也是珍貴的戲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