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銀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做好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始終堅持“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的原則,用統籌城鄉的思路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形式和農民群眾的新期盼,初步形成了城市與農村和諧相融、創建工作城鄉全覆蓋、齊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格局。
一是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高點定位,科學謀劃,以點帶面,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31個、市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6個、環境整潔村414個。

全面實施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的“三清”行動,以綠化、美化、凈化、硬化、亮化為主的“五化”行動,以改水、改廚、改排、改廁、改圈的“五改”行動和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兩處理”為主要內容的四項環境整潔工程,杜絕了“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堆亂倒、亂采亂挖”等不良現象。
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因村制宜、分類指導,著力構建業業有龍頭示范企業、品品有深加工生產線、鄉鄉有“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村村有土地流轉示范戶的發展格局,帶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二是文明向上的社會風氣初步形成。深入開展文明單位“結對子,種文明“活動,動員和組織全市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人知人曉工程”等宣傳教育活動,推行和普及善行義舉榜、孝道“紅黑榜”、鄉賢榜、道德模范和好人墻建設,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和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網絡傳播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積極開展創建文明村鎮、“五星級文明戶”和好兒媳、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鄰居評選活動,全市共評選出“五星級文明戶”10743戶,縣級以上文明鄉鎮36個,文明村176個,助推了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村風民風的轉變。通過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倡文明、婚喪簡辦樹新風”等活動,在鄉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教育引導廣大農村群眾自覺養成勤儉節約、文明簡樸操辦婚喪嫁娶事宜的行為習慣。
三是農民素質和文化生活不斷提升。堅持把農村文化大院建設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農民求知、求富、求美的需求。依托農村文化大院,定期舉辦政策法律講座、開展科技培訓、傳達致富信息、進行健康體檢等。組織開展“尋找鄉賢、評選優秀家風家訓”活動,選樹了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鄉賢”楷模,評選了一批可贊、可頌、可學、可傳的優秀家風家訓。開展“道德講堂”進村社活動,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自覺維護村規民約的優秀村民在顯眼處亮出來,在道德講堂中講出來,讓大家從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中得到教育。
今后一段時期,要充分認識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著力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夯實基層基礎。
要以實施“八個一”示范工程為切入點,加大宣傳教育、強化實踐養成、創新載體形式,不斷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培育道德典型、良好家風和文明新風,堅持規劃先行、推進綜合整治、加強環境保護,抓好道德風尚和人居環境建設。
要把文化惠民普及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不斷開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和新局面。(文/每日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