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發展版圖上,“開發一個景、富了一個村”“豬棚變金棚、葉子變票子”“山下一張床、賽過城里一套房”這樣的典型案例俯拾皆是。全域旅游,不僅在于讓看得見的環境變美,更在于其背后“聯動一二三產相融相盛,讓全域居民變局外人、旁觀者為受益者、參與者”的共建共享的魅力。
安吉余村,從采礦賣石頭到發展旅游賣風景,村里開起農家樂、辦起旅行社、種起四季果園等,村民通過“美麗經濟”發家致富。旅游業與鄉村、工業、文化、體育、林業等多行業相加后,不僅催生了一大批區別于傳統旅游景區的新旅游點,更增加了整個經濟發展的活力,展現出旅游業獨有的開放性、包容性和關聯性價值。2016年,全省旅游項目總投資突破1萬億元,龍之夢、山水六旗等一批單體投資超200億的旅游大項目落戶浙江。

“全域旅游是大勢所趨,浙江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單位,告訴我們要繼續深入推進浙江旅游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旅游發展難題。”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院長易開剛提醒,全域旅游不能僅限于景點配置,更不能千篇一律,應該更加注重全社會各類發展資源及公共資源的高效配置、突出地方特色,不僅要讓建設方、管理方參與決策,還要讓游客和居民共同參與共建,因為只有群眾越參與、旅游才能越紅火,“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才能轉化成“金山銀山”的發展優勢。
民間資本全域旅游有金可淘
《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實施意見》創新性地對“共建共享機制”提出了要求。浙江省旅游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張雄文說:“我們鼓勵有民間資本加入當地的旅游公共服務建設中來,也希望省內能建立起常態化的志愿者隊伍。我們倡導的共建共享一方面將帶來游客體驗度與美譽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會增強居民的獲得感,改善生活環境,還能促進就業,使景區工作人員、地接導游等職業得到保障。”
另外,民間資本加入全域旅游建設,并非只有投入,恰恰相反,“共建共享機制”帶來的社會利益在旅游業發達的國家間已有體現。
比如德國柏林的旅游熱點中就有一項“廁所游”——很多游客都想體驗一下瓦爾公司出資建設的公共廁所,不僅因為在歐洲免費開放的公共廁所少,更是因為在這家公司運營的廁所,游客可以看到出人意料的廣告創意,體驗到舒適服務。而瓦爾公司也依靠人氣聚集的各項廣告業務,獲得了經濟收益。
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張雄文認為,有社會與民間力量共同參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及體系的建設,會是今后評估各地全域旅游成果的一個加分項??梢灶A見,民間資本加入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的全面建設,也能憑借隨之而來的游客紅利,在全域旅游發展中“淘到金”。

浙江全域旅游大事記
2002年,西湖‘拆除圍墻’,免費向市民和游客開放。接下來的15年里,西湖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時時處處可旅游的共享之地,這可以說是我省推進全域旅游的最初探索。
2012年,烏鎮以“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為重點,大力實施景區內外環境的綜合整治。
2013年,浙江省政府批復桐廬縣為我省首個全域旅游專項改革試點縣。
2014年,全省旅游發展大會上,浙江提出要把全省當成一個大景區來謀劃打造。
2015年,浙江提出創建百個兼具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
2016年,浙江提出創建百個注重特色民俗風情與鄉俗文化挖掘的旅游風情小鎮。
2017年,浙江公布首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市、區)”創建名單,并提出到2020年打造一千個3A級景區村莊和一萬個A級景區村莊。(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