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悠遠的歷史長河中走來,靈山秀美與巴楚文化的交織發酵,讓野三關被冠以武陵酒都的美名。
這里,濃郁的酒文化足以征服天下來客;這里,酒坊鱗次櫛比,酒旗招展,老窖佳釀,清香四溢。
野三關地處北緯30度的武陵山脈,海拔1200多米,氣候獨特,植被豐茂,山泉甘澈。
約1500年前,酈道元在《水經注·江水》就有記載:“江之左岸有巴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巴村,就是泛指今天的野三關、水布埡和清太坪一帶。
漢代鄒陽的《酒賦》中也有“清者為酒,濁者為糟。清為圣,濁為頑”的描述,清酒,就是巴人釀出的酒中上品。
上世紀初,野三關一帶的民間釀酒作坊已經是星羅棋布。原生態古法釀造技藝通過無數輩的傳承,已經將粉釀、糊化、糖化、發酵、蒸餾等各道工藝運用得爐火純青
時代銘記野三關,這個名揚武陵的釀酒古鎮。在善良樸實的野三關人辛勤耕耘下,野三關建成了大大小小的釀酒作坊一百多個。以三峽酒業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水布埡酒業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以茅源酒業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各具特色、異彩紛呈,酒都風采初顯。
野三關之美,山水之間,處處皆景。在北緯30度的中國最美風景線上擁有8.4千米硒礦石帶和占全鎮總面積60%以上的富硒土壤區,玉米、水等釀酒原材料不僅含硒量高,且沒有任何污染,資源得天獨厚。
野三關是隱藏在長江、清江之間的高山明珠,大自然的絕色佳麗。雄踞蜀道第一關的巴東縣野三關鎮,北臨三峽、神農架,南瀕清江、武陵源,是蓉滬高鐵線上,縣級火車客站所在城鎮的海拔最高點。鎮內還有世界高橋——滬渝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橋,橋面距谷底垂直高度5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