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是旅游景區、消費產業聚集區、新型城鎮化發展區三區合一,產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小鎮。
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進入這份名單的小鎮共有127個,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關于特色小鎮的利好政策接連而出,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各路企業也爭相搶灘小鎮市場,有房企計劃投資金額高達萬億元。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在組織領導和支持政策中提出兩條支持渠道: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二是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應當說這是中央財政資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對小城鎮建設給予支持,具有十分強烈的導向意義,說明中央相關部門確實把特色小鎮放到了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上。
特色小鎮的特質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樣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鎮的首要原則。
保持風格的獨特性。不同區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鎮,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建設,都需與其產業特色相匹配,一鎮一風格,不重復、不趨同,確保特色的唯一性。
鄉土文化是“小鎮文化”的內核,也是小鎮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殼,而無鮮活鄉土文化內涵的小鎮是難有生命力的。所謂“原生性”和“鮮活性”,是指用獨特的自然風貌、生活習俗和人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性生態元素,詮釋小鎮文化傳統。只要善于開發、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夠讓小鎮散發誘人芳香。

“變黑色為綠色,我們以入選全國特色小鎮為契機,以汝瓷小鎮為核心,以田園綜合體、半扎古村落、南部山區深度開發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為重點,走好生態路,守住綠水青山,讓蟒川綻放山水人文之美、厚重歷史之韻。”蟒川鎮黨委書記平向陽告訴記者。
“滕口山水秀,半扎古韻久;瓷鎮迎賓客,川秀展風流。”如今,造型優雅的徽式建筑群,如練如洗的蟒川河,花團錦簇的金形山丘,巨臂揮舞的創客源區,正在建設的汝瓷小鎮每天都吸引著大批的游客和社會團體前來考察游覽。
作為一種新舉措,特色小鎮打造的價值,需要人們用長遠的眼光去認識,功在今朝,利在長遠。如能做到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在不久的將來,特色小鎮一定會變成最為誘人的一方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