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麗鄉村建設正在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精神光輝,全面、持續、穩健地向前推進。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疾馳前行的基礎性、決定性、長遠性、戰略性強的重要工作,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中國、引領新時代新航程,不斷造福于人民群眾的重大決策。
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美麗鄉村建設必須往前沖。

美麗鄉村建設,既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前沿陣地,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后方,其基礎保障地位和影響全局作用顯而易見,絲毫不能忽視,不能放松,不能落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在談到從現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描繪出前景。他說,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綠色發展,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明確要求。他說,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在推進綠色發展方面,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
學習貫徹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必須從實際出發重視和強化美麗鄉村建設,切實讓綠色濃郁當家。這是學習好、理解好、踐行好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