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完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結構等系列舉措,讓商河縣龍桑寺鎮的農村面貌不斷發生著變化。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后,龍桑寺鎮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美、產業活、農民富”,留住濃濃鄉愁。

近年來,龍桑寺鎮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今年投資420萬元對高明吳、倪家等18個村的260余條背街小巷全面硬化。同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拆除燃煤小鍋爐44臺、推廣清潔化民用生活燃煤3000余噸,實現了村村“道路硬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村莊亮化、生活樂化”,農村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觀。
美麗鄉村首先是富庶鄉村。今年,龍桑寺鎮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農業與生態互動融合發展模式,加快推進萬畝龍桑采摘園、千畝辣椒基地等生態農業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劉集鄉村、福慶莊園、商東水上農莊等農業旅游精品項目,構建“農業+生態旅游”發展格局。同時,不斷加快土地流轉速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流轉土地6000余畝,發展齊廟、鄭家等村蔬菜種植3300余畝。

龍桑寺鎮西田村的田道朋以前在市區開了一家連鎖超市,多年在外打拼的他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和經驗。今年3月,龍桑寺鎮出臺關于培育發展鄉賢組織創新基層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后,他響應號召加入鄉賢會,積極參與村級管理。
今年以來,龍桑寺鎮按照“找出來、請回來、用起來、傳開來”要求,凝聚優秀人才,組建鄉賢會,建立健全村“兩委”和鄉賢會聯動機制、鄉賢反哺機制,推動農村經濟社會良性發展。截至目前,鄭家、蘇家、后翟等8個鄉賢會協調爭取項目16個,籌集資金70余萬元,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73件,參與矛盾調解、紅白事務管理120起,初步探索出以村“兩委”為核心、村民自治為基礎、鄉賢精英為骨干、村民廣泛參與的農村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