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后,“特色小鎮”便成為了網絡熱詞,特色小鎮將引領新型城鎮化的特色擔當。
那么特色小鎮如何有特色?顧名思義,特色小鎮要與其他小鎮相比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結合地方特點,發揮地域優勢,在此基礎上找到有生命力、有市場前景的產業,在城鎮基礎設施和建筑風貌方面與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相匹配,充分體現當地的風俗特點。在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某些領域能夠體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強。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特色小鎮就是每個人想象中家鄉美好的樣子,別人有的你都有,如最好的學校、最近的醫院、最完備的配套設施等等,別人沒有的你也有,如特色名居、傳統歷史、文化內涵。不需遠行,就能看見心曠神怡的宜人景色,不用離家,就能過最舒適簡單的生活。宜居、樂業、有生機有活力,這就是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綠色產業,應借鑒西方城市注重空間合理布局、重視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崇尚保護自然和歷史風貌的特點。加強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循環經濟以及廢棄物利用等方面的開發設計,推進智能、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城鎮化模式。
其次,要注意借鑒我國的傳統建筑手法和規劃理念,體現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民族的建筑特點,盡量多地采用當地的建筑形式,不要搞大拆大建,盡量尊重原來居民的意愿,科學規劃,做到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和諧與融合。
只有充分發揮出這些小鎮本來具有的特色,才能夠避免那些重復的、“千城一面”的建設。當前建設特色小鎮,則是對原有的模式有所拓展,產業特色不再僅僅是制造業和貿易產品,還要突出服務業,例如商業貿易、休閑旅游、創業創意等;還要進一步從產業特色向生活宜居、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突破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