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關于特色小鎮的利好政策接連而出,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各路企業也爭相搶灘小鎮市場,有房企計劃投資金額高達萬億元。截止2017年8月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公示已經結束,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特色小鎮涌現,如何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特色小鎮,是當前工作的重點。
特色小鎮建設形態突出“精致”

特色小鎮建設形態突出‘精致’,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區1平方公里左右,要求按照3A級以上景區標準規劃建設,展現出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文化韻味,可以說是‘骨架雖小,顏值頗高,十分宜居’。同時,特色小鎮謀求‘小空間、大戰略’。
建設特色小鎮需要要著重做好幾項工作:首先是彰顯“特”字當先。彰顯產業特色、生態特色、人文特色,真正體現特色小鎮的‘特’字“。
其次,避免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堅持以特色產業為導向,避免房地產業為主導,不過早引入房地產拉高土地成本,影響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
另外,要加強服務指導。要加強服務指導各鎮區特色小鎮建設,尤其在土地、規劃、金融等方面,相關部門一定要指導服務到位,為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特色小鎮的特質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樣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鎮的首要原則。尋求特色可以從建筑、產業、經濟、生活四大方面著手。
特色小鎮的中國建筑特色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中國建筑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特色的建筑語言,她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的審美觀,她表現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訴求,建設者如果忽視這些基本內涵而標新立異,是站不住腳的。
特色小鎮的產業特色
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是小鎮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障,產居融合、宜居宜業體現了小鎮的生機與活力。
特色小鎮的經濟特色
建設特色小鎮應該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小鎮往往建在農村,小鎮的建設者在產業規劃時應該考慮到對周邊農業的支持和帶動。
特色小鎮的生活特色
建設特色小鎮,需要以現在的城市為鏡鑒,做好小鎮規劃,控好小鎮規模和人口密度,建筑密度遠低于城市,綠化率遠高于城市,讓人的生活充分貼近自然,充分保護原有生態。
特色小鎮打造的價值,需要人們用長遠的眼光去認識,功在今朝,利在長遠。只有從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特色小鎮才能成為真正的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