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門旅行,并不是說要去多有名的地方,而是想有一次心靈的凈化。古村古鎮是很多人會選擇的地方,都說有故事的人,喜歡去古村古鎮,那是一種情懷,喜歡古樸喜歡寧靜,探尋古人留下來的智慧。
去一次古村古鎮旅行,記得帶上和你有故事的人;沒有故事的人,更應該去一次古村古鎮旅行,因為那些地方,正在發生故事!中國有更多美麗的古村古鎮,它們隱藏在中國的某個角落,靜靜的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1、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位于江蘇省昆山市西南,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留存諸多人文景觀、古跡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筑。江南從來不乏水鄉小鎮,所以錦溪可能并不算特別的一個。
它保留著一些原本的古鎮風貌,開發沒有那么嚴重,商業氣息也遠不如一些名氣很大的古鎮。古鎮中還是有很多當地居民在生活,所以才有一種真正江南水鄉人家的感覺。
2、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其建筑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是紹興師爺的故鄉。一條河把安昌分成南岸和北岸,河上夾著各式古橋聯通兩岸。
沿河老街上盡是平日生活的印記,有扯白糖、箍木桶的手藝人,有靜坐的老人,還有各式古老的店鋪,最有味道的要算是敘昌醬園,醬油曬場上放著醬缸,能隨意參觀。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游人。
3、皤灘古鎮
皤灘古鎮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皤灘鄉,是我國古代江南山區農村古鎮文化的典型縮影。皤灘古鎮是東南古鹽道水陸交匯中轉處,古鎮并不大,還有些破敗,鎮上都是些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房子,能看到古戲臺、妓院、賭坊、錢莊等。
最值得一看的是陳氏祠堂,祠堂內供奉著祖先的牌位,這在其他小鎮上是看不到的。多條小路彎彎曲曲的,連著新鎮。一定要走走由鵝卵石鋪就的“龍”型古街,在國內十分罕見。鎮上都是當地老人,安安靜靜的,極少有商業氣息。
4、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位于湖州市南潯區,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是一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鎮。
首先這里人流沒有那么多,走走逛逛很是悠閑,這里除了濃濃的江南水鄉的氛圍,還有一種小清新的氣質,某些畫面看上去仿佛來到了麗江的感覺,算是個文藝的江南古鎮。
5、前童古鎮
前童鎮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轄鎮,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地理環境獨特的江南古鎮,先后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旅游城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就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八卦水系,流遍整個村落。在這個江南最大的童姓聚居地,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氣勢恢弘,雕梁畫棟,粉墻黛瓦,渾然一體。村落按“回”字九宮八卦式布局,街巷異常狹小,建筑異常密集,身處其中就如走迷宮一般。
6、豐盛古鎮
豐盛古鎮,位于重慶市東南邊陲,在明末清初開始建立,曾是重慶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驛站,該鎮歷史悠久,于2002年4月被重慶市政府命名為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古鎮”之一。這里沒有被商業化開發,鎮里的人都很樸實。
7、偏巖古鎮
偏巖古鎮坐落在華鎣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0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里六甲,乾隆二十四年始在此建場為鎮。因鎮北處有一巖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巖鎮。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8、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始建于公元200年,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不少古老的手工作坊,如竹編、草鞋作坊及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還保留著,歷史滄桑隨處可見。古鎮十分靜謐,大多老宅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更顯幾分與世無爭的模樣。
9、焦作九渡村
九渡村位于焦作市西北部30公里處的沁陽市丹河峽谷風景名勝區境內,有350年歷史的明清古民居,整座村落依山傍水,綠樹環合,自然景觀奇佳,展示著中原古民居的歷史滄桑。近幾年,九渡村強力改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公廁、停車場、旅游產品超市等設施,現主要景點有神仙洞、六郎寨以及九渡影視基地等。
10、西河古村落
西河古村落位于新縣周河鄉西河村西河大灣,地處河南和湖北的交界的大別山腹地,占地面積60畝,共有房屋150余間。這個擁有88戶、388個村民的村莊形成于明末。建筑風貌典型,建筑類型較為全面。西河村范圍內有土磚、磚石結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也有宗氏祠堂等禮祭類建筑,尤其張氏宗祠建筑更是一絕,內部結構設計獨特合理,外觀雄偉。
2013年12月,西河大灣村榮獲“中國景觀村落”稱號,在全國,獲得這一榮耀的村莊只有11個。
11、南陽石頭村
位于南陽市內鄉縣乍嶇鄉吳埡村,村里有一塊吳氏家族的碑刻,碑文記載,該村的吳氏先祖名叫武迪元,乾隆八年從該縣的龍頭村堰坡組遷移至此,至今已有261年的歷史。石板路,石板橋、石臺階、石樓門、石院墻、等等整個村莊像一座青石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樹之中,渾然天成。透視出中原農耕文化現象,這正是中國傳統居民群落的代表,反映了宛西山區傳統村落和居民生活的典型性,具有重要的建筑文化、農耕文明和歷史遺產價值。
12、婺源古村落群
江西婺源地處贛東北,與皖南、浙西毗鄰,已被國內外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當今中國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
全縣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思溪延村、汪口、李坑、虹關、黃村等都是古村落。
13、同里古鎮
同里古鎮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于太湖之畔,緊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同里古鎮的面積并不大,小巧而古樸;相比周莊這些古鎮,這里游客沒有那么多,乘著船在古鎮里悠閑地游蕩,愜意悠閑。
14、東沙古鎮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境內的東沙鎮是一個古老的漁鎮,東沙鎮歷史悠久。境內位于念母的北畚斗新石器文化遺址表明3000-4000年前東沙已有居民生息。古鎮依著這一片海而建,在海的東邊,叫東沙。與江浙一帶的陸地小鎮很不一樣,它的鎮中心沒有小橋流水,是實心的小巷小街和后院。
百年古鎮東沙角,雖然已淡去了昔日的繁華。但濃郁古樸的漁家風土人情依然吸引著外來游客,讓人們駐足留戀。今天的東沙,越來越重視古鎮文化價值,對古鎮進行了妥善的保護,并有序地推進開發,相繼建成修復了中國海洋漁業博物館、中國書雕城、聚泰祥布莊、香干老作坊、陶吧藝術館、漁都古鎮“老字號”一條街等項目。
15、呈坎古鎮
呈坎位于安徽黃山市徽州區轄,別名龍溪、八卦村,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江南第一村、中國古建筑之鄉、安徽省最佳旅游鄉鎮。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筑,其中有2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呈坎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余塊。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