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美麗鄉村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近期,東部某省發布的《美麗鄉村建設負面案例》,引發了筆者的思考。
筆者認為,這些問題歸結起來,有認識仍停留在短期、外在層面的問題,也有實踐中過度開發、生搬硬套等問題。美麗鄉村建設,既與農村資源環境息息相關,也牽涉到農民財富增長;既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緊密聯系,又離不開人類活動的自然環境。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增強農村群眾的綠色生產生活意識,讓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更好地轉化為惠農、興農、富農的資源優勢。
一要貫徹創新理念,注重培訓宣傳。創新是發展的基點,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應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鄉統籌理念統領美麗鄉村建設。更多地挖掘鄉村地方特色,更好地融入村莊文化底蘊,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舉措和工作成效,讓美麗鄉村建設活力競相迸發。
二要貫徹協調理念,強化資源整合。完善的公共服務和配套基礎設施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有力支撐。應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推動城鄉資源一體化,讓農村群眾真切感受到明顯變化,讓美麗鄉村發展得更全面。
三要貫徹綠色理念,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主色調。農村環境潔化序化是基礎,綠化美化是提升。要以綠化帶動潔化和美化,通過重點打造綠色精品村莊,帶動示范和建立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效機制,推動美麗鄉村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
四要貫徹開放理念,打開農村連接城市的通道。構建以農村群眾為主的多元合作共建機制,吸引更多的資金與技術聚焦農村,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支持農村建設,讓美麗鄉村收獲更多的開放紅利。
五要貫徹共享理念,充分發揮農村群眾的主體作用。將更多參與權和監督權交給他們,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建設者、受益者。同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調動農村群眾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安居樂業。
作者單位:環境保護部華東督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