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能干什么?專家們認為,特色小鎮能培育新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是實體經濟如今面臨的最大挑戰,而特色小鎮就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一個新的發展平臺。它通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推動實體經濟供給能力的提升。
浙江的實踐是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升產業鏈條。特色小鎮圍繞茶葉、黃酒、絲綢等單個產品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單打冠軍”。
浙江的實踐是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升產業鏈條。特色小鎮圍繞茶葉、黃酒、絲綢等單個產品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單打冠軍”。
積聚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是特色小鎮的一個重要功能。比如,機器人、智能技術、大數據產業、物聯網、通用航空、基因技術、3D打印等這些新興產業也是特色小鎮的建設方向。在特色小鎮里,諸多軟硬件要素聚集,構成了一個創業創新的生態群落,也自然衍生為一個創新、創業的新平臺。

發展特色經濟新領域也是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之一。傳統的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產業,經過醫養結合、運動與康樂結合、旅游與文化融合創新之后,形成非傳統業態的特色經濟,如養老、康樂、非傳統運動、文化產業、IP指引下的文旅產業、主題公園、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花卉、中藥和名優特新產品的綜合開發等。工業遺產、廢舊礦山和工廠再開發也是新的發展領域。這樣的特色小鎮有袁家村、古北水鎮、烏鎮、麗江、長隆旅游度假區、華僑城、青瓷小鎮、巧克力小鎮、北京宋莊、北京789、山西左權和榆次的生態莊園等等。
特色小鎮還將是新型人居環境的新空間。它們沒有大城市的擁擠、冷漠,同時也避免了農村公共服務缺乏和文化精神生活貧乏的缺點,是青山綠水與現代生活有機統一的地方。
專家們指出,特色小鎮要以人為本、產城融合,不要克隆大中城市形態,要緊緊圍繞市民工作和生活,追求實用化和自然隨性。田園生活是中國人精神的歸宿,特色小鎮要在家族文化傳承、鄉土文明等方面有所體現,這也是特色小鎮的精神價值所在。
同時,通過特色小鎮形成塊狀產業群,可以解決農民就業和支撐新型城鎮化,使特色小鎮得以成為分流大城市部分功能的微中心和為大城市服務的特殊功能區,成長為環繞城市群的衛星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