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并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推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實現了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收入持續提高、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業農村形勢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基礎支撐。
同時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要采取超常規振興措施,在城鄉統籌、融合發展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

習近平同志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一個重大戰略思想,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問題導向作出的戰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擺在優先位置。
貫徹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指導思想,要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顯著縮小城鄉差距。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