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這也是“特色小城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山色湖光步步隨,古今難畫亦難詩。”古代詩人如此描述小鎮美景。“中國處處美,小鎮故事多”,兼具公共屬性和商業屬性的特色小鎮,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亦是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實踐的主戰場之一,安防產業能否在這個新興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呢?
特色小鎮建設注定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制定新興產業監管規則,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完善制造強國建設政策體系,以多種方式支持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和發展理念指引下,以“互聯網+安防”為代表的傳統產業模式正在經歷劇變,逐漸適應新型市場模式,在國家建設特色小鎮政策的指引下,安防行業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特色小鎮智慧先行
當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新型智慧城市等成為經濟新風口,已完成初期建設的智慧城市要如何抓住機遇,實現和特色小鎮的協調發展?
從城市信息化到智慧城市再到如今的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在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方向,也正在新的一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這時候特色小鎮的提出可以說給智慧城市建設指出更多的發展路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智能信息模式。特色小鎮產業定位要“一鎮一業”、“一鎮一特”。突出“特而強”。產業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要做到不重復、不雷同,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階段,互聯網已經成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先導力量,也成為引領特色小鎮智慧化轉型的關鍵推動力。特色小鎮建設力求百花齊放,各領風騷,但網絡化、信息化都是建設的基礎,要建設高速通暢、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以人為本推動信息惠民,加強小城鎮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光纖入戶進程,可以說建設的不僅是特色小鎮,也是新時代的智慧小鎮。
特色小鎮雖然處于起步階段,但智慧城市領域建設的經驗都可以直接借鑒到特效小鎮的基礎建設中。就比如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離不開兩個最基礎的環節:一是如何實現智慧的安全防范,二是如何實現智慧的可視化管理。其他諸如智慧電網、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公共服務、智慧樓宇和智慧家居等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因素也將成為未來特色小鎮的“標配”。

安防既是保障也是特色
智慧城市帶動了不少周邊產業快速發展,安防產業也是受益者,那么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安防如何迎來新一輪發展呢?
特色小鎮建設將成為安防行業發展的又一推動力,新型特色小鎮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從而更好地進行城市管理。另一方面,加快信息化與智能化、網絡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也將推動智能交通、安防、醫療、智能建筑、教育產業長足發展。
具體來說,安防屬性將成為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安全保障,不少安防產品已在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諸多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視頻監控類設備,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已經證明了對保證城市安全的重要作用。隨著特色小鎮項目陸續上馬,需要對一些重要領域進行實時監控,可以預見對視頻監控設備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如市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可借助視頻監控設備,實時查看人流密集區域治安情況、交通道路擁堵檢測、雨水季節道路積水狀況監控等等。

另一方面,智能安防也可以成為特色小鎮的主打特色。去年桐廬智慧安防小鎮就已經上榜浙江省省級特色小鎮,可見安防屬性已經成為現代城市建設的一道獨特風景。當然,這個安防小鎮不是說建設一座銅墻鐵壁的安全堡壘,近些年隨著安防行業轉型升級,跨界融合發展成為主流趨勢,安防已經不僅局限于城市安防系統建設,更深入到智慧交通、智慧照明、智慧社區、智慧養老、智能家居等各個領域,并將覆蓋特色小鎮的物聯網產業、軟件與信息化產業、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服務產業、休閑旅游業等方方面面的城市系統,這也將成為未來高端智慧安防產業的發展目標。
特色小鎮建設的大戰一觸即發,安防行業也要準備好迎接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