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融合疊加的創新發展平臺。吉林省部分地區具有生態資源優良、民族風情濃郁、人文積淀深厚的天然優勢,應緊緊抓住國家出臺《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的契機,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大力創建特色小鎮。
一要統籌規劃安排,整體布局實施。應聘請高水準專家團隊,在全省范圍內整體布局,高標準規劃引領,以點帶面創建一批自然資源、民俗文化資源、旅游接待、會展服務、生態人居、商貿物流、現代農業、加工制造等為主題的特色小鎮,且每個小鎮均按3A級以上景點建設標準規劃,對以旅游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小鎮甚至要按5A級景點標準規劃,尤其是對已初具規模的特色小鎮要想方設法提檔升級。
二要加大財政支持,加強政策支撐。各級政府應分別安排專項扶持資金,并將各職能部門優惠政策疊加,使特色小鎮成為政策、資金匯集最佳地。尤其是專門安排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特色小鎮創建專項資金。同時,應鼓勵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創新探索建立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有償退出機制,規范推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優先安排特色小鎮各類用地。另外,應建立特色小鎮產業培育、規劃設計、鎮容鎮貌等綜合考核機制,常態考核特色小鎮融資建設、投資強度,重獎優秀特色小鎮。
三要深挖各地優勢,彰顯產業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的“魂”。創建特色小鎮應堅持“特色產業+旅游”的戰略定位。一是搭建投融資平臺,采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合理構建項目和謀劃發展載體;二是篩選各地優勢產業,舉全省之力促其形成區域內產業集聚,形成品牌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三是推動特色小鎮一、二、三產高度融合,從小鎮主導產業中衍生文化、旅游和社區服務功能。
四要夯實基礎優勢、加強配套管理。特色小鎮突出一個“特”字。特色小鎮首先是綠色生態小鎮,要讓“鎮在林中建,人在綠中游”。整體建筑風格要突出特色,在小鎮基礎設施建設上要點綴民族、文化、產業等特色元素,大到房屋造型,小到路邊的一個垃圾桶都要風格統一,精致而有味道;人文底蘊突出“特”字,深入挖掘長白山文化和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開邊通海”文化、“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文化,用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打造小鎮;管理上突出一個“特”字,以互聯網等現代高科技手段智慧管理小鎮,使小鎮越發整潔干凈清新,切實提高居民和游客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