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是人類長期生活創造的結晶,要生動、自然地反映人對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柔化現代住宅這一被無機質同化了的空間,為住在這里的人們提供輕松、健康、舒心的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一、庭院的5大魅力
1.適合本土的氣候、水土——材料樹木本土化。
2.適應狹小的空間——在簡潔中凝聚美感。
3.表現四季的變化——四季的樹木、花草的色彩變化。
4.觸機感官、安撫心靈——形成人對自然風景的想象。
5.簡化處理想象空間——原汁原味展現自然。

二、庭院設計的7大原則
1.統一性與協調原則
統一用在庭院中所指的方面很多,例如形式與風格、造園材料、色彩、線條等,從整體到局部都要講求統一,但過分統一則顯呆板,疏于統一則顯雜亂,所以常在統一中尋求變化,以塑造景觀多樣性。而協調是要在變化統一的原則下色彩、體形、線條等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給人一種和諧感。
2.均衡與韻律原則
均衡是人對其視覺中心兩側及前方景物具有相等趣味與感覺的份量。在音樂或詩詞中按一定的規律重復出現相近似的音韻即稱為韻律。設計庭院也是如此,只有巧妙地運用多種韻律的同步,才能使游人獲得韻律感。
3.對比原則
在庭院設計中,為了突出園內的某局部景觀,利用體形、色彩、質地等與之相對立的景物與其放在一起表現,以造成一種強烈的戲劇效果,同時也給游人一種鮮明的審美情趣。
4.尺度與比例原則
需要考慮大到全局,小到一木一石與環境的小局部內建筑物、山石、花草樹木、水體、園林小品等的尺度與比例關系,以符合人們的生理與心理的需要。
5、簡約原則
“簡約”是指景物的安排以樸素淡雅為主,景物布置簡介大方,但絕非簡單拼湊。自然美是庭院設計中刻意追求和模仿的要點,自然美被升華為藝術美要經過一番提煉。正如西方造園家提出“簡單也是美”的道理一樣,應當在樸素淡雅的原則之下取舍。
6、以人為本原則
庭院設計中最重要的應當考慮“人”的行為問題,一個好的設計應當能對人的需要最敏感地做出反應,使人盡情地游玩,使他們精神煥發,興趣盎然,滿足他們行為的需要。
7、尋求意境的原則
庭院這類藝術品在成“境”之后就成為欣賞者游樂之所。一座耐人尋味的庭院可連續幾百年成為游人樂往之地,可見創作的形象和情趣已經觸發游人的聯想和幻想,換言之就是有“意境”,而且是持久雋永的意境。
二、庭院建造的10大要點
結合庭院主人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建造一個能融入自己生活方式的庭院是最重要的。
1.功能明確——是“實用庭院”或“觀賞庭院。
2.布局自由——庭院場所各個部分,如前庭院、主庭院、后庭院、側庭院、坪庭院、停車棚及通路等應結合庭院的空間。
3.內外統籌——要有公共利益意識,設計要在兼顧鄰居和街道的景觀,并且有室內外一體化和空間延伸的意識,重點在柔化生硬感的線條和彎曲度方面。
4.量力而行——確定合適的范圍以及景觀元素,以不超過預算為適。
5.聚焦核心——應抓住重點,整體形象清晰;沒有足夠的空間,也同樣可以修建簡易的庭院,在房屋角落擺上水缽,背景輔以季節性綠色植物,一樣能表現出庭院風格。
6.適配元素——掌握樹木、假山、石材、園藝小品等的個性,恰如其分地組合與分配。
7.“立體構成”——以自然形態或整形樹木為主修建庭院,藤本、地被增添色彩與層次樂趣。
8.掇山理水——適當布置山石、瀑布流水構成景觀,給人置身山林的感覺。
9.燈火萬家——庭院中配置照明系統,黑夜中的點點燈火給人以無限遐想空間。
10.粗細共存——針對庭院主人閑暇時間的多少,制定出相應的精細管理或粗放管理的景觀形式與內容。

三、風水理論與庭院設計
1.風水理論中的水景設計
在構成庭院風水的元素中,水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滋養生命、提升活力,還是招引財氣、啟迪智慧,水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庭院里的水體有多種形式,如池塘、游泳、噴泉,灌溉設施等,均有壯旺宅氣的作用。在水系風水布局時,一定要注意的是應讓水系以柔和的曲線朝住宅前門流來,而不是流去,可避免財水外泄。
池塘的水體是自然而親切的,對與家居的宅運有裨益,池塘的形狀最好為半圓形狀,形如明月半滿,取其月盈則虧之意。多數是圓形或不規則圓形。
2.風水理論中的植物設計
植物可通過光和作用,釋放氧氣,創造一個清新、充滿活力的環境,為居所提供新鮮的空氣。而許多植物因其特殊的質地和功能,更具有靈性,對主人會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我國古代風水學主張庭院應廣種植物、花草,認為它具有“藏水、避風、陪萌地脈、化解煞氣、增旺增吉”四大功能。
(1)樹的種類選擇
庭院栽樹是有選擇的。風水學認為植物分為兇吉兩類。兇者劃分有兩種標準:一是以毒氣、毒液為標準進行劃分,如夾竹桃、夜來香、郁金香、松柏類等;二種是以樹的形狀來論兇吉。吉樹是根據植物特性、寓意及諧音來確定,而且現實生活中人們趨同這種觀點。如棕櫚、橘樹、竹、椿、槐樹、桂花、蓮、梅、榕、棗、石榴、葡萄、海棠等13種植物為增吉植物,桃、柳、艾、銀杏、柏、茱萸、無患子、葫蘆等8種植物有化煞驅邪作用。
(2)栽種方位
古代風水學經典對此有一些斷語:“東植桃楊、南植梅棗,西栽桅榆,北栽吉李”,“門前垂柳、非是吉祥”、“中門有槐、富跚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門庭前喜種雙棗,四畔有竹木青翠進財”,“住宅四角有森桑,禍起之時不可檔”等等。
(3)植樹數量
風水學主張合理密植。周圍局形太窄的情況下,不可多栽樹,否則會助其陰;唯于背后左右之處有疏曠者,則密植以障其空。
(4)樹木大小
庭院中種多大樹比較合宜,不同風水流派有不同的要求,風水學中形式派認為,要擋住住宅四周煞氣,宜成排栽大樹。為增補形勢需要,在房子建在平原或四周比較平寬地方,可用樹木花草來造成四神象格局,即房子后面栽大樹,左右兩邊栽中等喬木,前面栽低矮灌木或種草,這種方式從美學上看無可厚非,而且合符人們尋找“風水寶地”之心理需求。。
(5)樹型選擇
風水理論在總體上主張端正方園,對稱均衡,因而在對植物栽培總體要求可以概括為:健康而無病樁,端莊而妖奇。長相不端莊的樹可一分為二看,有的樹因曲而美,因屈而好,不可一概排斥。
(6)色彩選擇
風水理論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原素組成,而且不同的顏色是代表不同的原素。
金——白色、金色
木——青色、綠色
水——黑色、藍色
火——紅色、紫色
土——黃色、棕色
現代一些新的風水學者,根據人們對顏色的心理習俗,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他們認為:紅色代表紅火、熱烈;綠色代表平安;黃色代表富貴;黑色代表莊嚴;白色代表潔凈、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