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也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產生于中國東漢時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扎根于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并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奉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道教將老子的《道德經》作為道教的理論指導思想。
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就是,“道曰今生,佛說來世”。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更需要道教的積極精神。道教主張男女平等,主張養生,這些都有現代文明相吻合。

道家在中國影響比較大,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文化痕跡。筆者總結了一下,至少以下地方具有鮮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1、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
2、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3、武當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4、齊云山。位于徽州(今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
5、霍童山:位于福建寧德蕉城區。
6、嶗山:位于青島市東部。
7、武夷山:風景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
8、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位于山東省中部,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
9、華山: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
10、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位于衡陽市南岳區,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11、煙臺棲霞市:丘處機故鄉,出生地。
12、海南定安:白玉蟾故鄉。
13、西安終南山。著名道都。
14、山東蓬萊。八仙傳說和丘處機生活、傳道的地方。
上清鎮是中國道教發祥地,文化底蘊厚重,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依托龍虎山旅游大氣候,上清鎮大力發展古鎮旅游,現已初具規模。構建了“一帶一環四組團”的規劃布局,在產業形態方面形成了上清鎮特色。
結合新農村建設,重點實施“三清六改”工程,對旅游沿線村民房屋進行了刷白改造,改善了旅游和居住環境。對上、下圣井路邊進行了綠化,在泉源熊家、沙灣圣井等核心旅游區域打造農家樂示范片區,實施最美鄉村建設。

依托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在天師府、留修家廟等地不定期的進行道文化傳播,成立龍燈隊、腰鼓隊、秧歌隊和健身操隊。每年舉行一次朱老爺廟會,邀請戲班到長慶廣場戲臺演出當地傳統戲曲,弘揚悠久的歷史文化。
上清鎮注重在五個方面下力,一是形成產業特色,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打造四個“上清”;二是形成和諧宜居的特色環境,通過編制《上清古鎮歷史風貌保護及詳細規劃》,打造特色古鎮;三是形成特色文化,圍繞“道”文化形成一系列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四是形成便捷完善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五是建立特色靈活的體制機制,保障特色小鎮建設的全面推進。
從上清鎮建設特色小鎮的歷程和經驗中,可以看到一個千年古鎮在新時期的轉型和蛻變的過程,通過緊緊抓住龍虎山旅游這個核心品牌,使全鎮各項事業圍繞其做大做強。未來,應進一步理順小鎮在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中的定位和特色,避免與周邊的城鎮同質化競爭,同時加強全鎮旅游產業規劃、游客接待設施規劃、區域交通銜接等規劃的編制,將特色小鎮的建設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