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河道碧水柔繞,船影依稀,岸邊頗具古意的民居和店鋪井然有序,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在青石街道,品味著江南特色美食;這里,國醫館門庭若市,小五房雅意侵懷,銀號客棧庭院深深,諸多明清建筑修舊如舊,精美氣派,演繹著古鎮的美麗與輝煌……來到慈溪鳴鶴古鎮,仿佛走進一幅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詩意畫卷。
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下,鳴鶴古鎮以“江南水鄉、詩畫鳴鶴”為目標,推進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鄉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低小散”塊狀行業治理六大專項行動,通過對重要門戶節點、主要街道的環境衛生、城鎮秩序、鎮容鎮貌的整治,鳴鶴容顏一新,古鎮煥發新生機。

目前,垃圾儲運設施提升工程、古鎮禹皇山下公廁改擴建工程、古建筑群修繕工程等9個項目已完工,羅鳴南路道路改造、鳴興至橋頭五姓村道路工程等4個項目也即將竣工。
始建于唐開元年間的鳴鶴古鎮,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在整治中,我們尤其注重保護歷史建筑格局,并致力于與傳統產業相融合,為古鎮的發展注入新活力。”鳴鶴相關負責人說。

沿河而建的中街,明清以來國藥貿易盛極一時,曾是浙東著名的商業街。在中街的整治過程中,按照“修舊如舊”的理念,有效保護了歷史文化街區,保留了傳統韻味。如今,一家家頗具老寧波風情的店鋪修繕如初,傳統點心、手工酒釀,各色小吃等特產讓游客找到兒時記憶。
200多年的崇敬堂,長期閑置破舊不堪,修繕后開設“上海國醫館”鳴鶴分館,百余位上海名老中醫專家來這里輪流坐診,今年已接診上萬名病人。福苑茶館以藥茶為特色,小五房集國藥養生、茶道、國學講座于一體,銀號客棧、沉香客棧古意典雅不失溫馨……躋身長三角休閑養生新寶地的鳴鶴,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1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