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魯能公館作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質別墅區,將園林設計、裝飾設計,施工等一氣呵成,創作出既傳承古代建筑園林文化,又傳遞現代城市表情的經典之作。步入其境,處處可見堂、廳、樓、閣、館、軒、齋、榭、舫、亭、廊、橋、墻等中國民族建筑符號,使人徜徉于游廊,則回味雋永;恬息于亭榭,則忘卻喧囂;漫步于池邊,則一詠三嘆;流連于廳堂,則賞心悅目。

一進門——高門大院萬千威儀
魯能公館南北入口,采用抱鼓石、牡丹紋壁照等元素作裝飾,大門的設計參考了故宮太和門,以中國傳統形制最高大門,再現王侯將相、世家大族至高無上的規格儀制,重塑當代歸家門儀。整體建筑風格則采用新亞洲設計風格,外立面材質通過局部石材和金屬鋁板相結合,暗合“粉墻黛瓦”,實現了東方禮制與當代人居的完全融合。

一入園——一閶一廊三園兩巷
事實上,中式建筑往往離不開對秀美園林的打造。真正的中式園林,在表象形制之外,更注重對中式文化的理解及古典精神的傳承。魯能公館經過精雕細琢,在許多細節中體現出的園林意境,讓其充滿著蘇州園林的清雅氛圍及中式文化特有的情趣意志。
蘇式園林擅長通過改造地形、筑山、疊石、理水、種花植木、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方式創造自然景觀和游憩環境。魯能公館延續蘇式園林的打造手法,采取“中魂西技、蘇衣西膽”的理念,在外表上,采用現代手法打造,體現出蘇州園林清雅、精巧的意境和氛圍;內在,它又吸收和借鑒了西方先進技術來滿足現代人的居住需求。在延續古建文脈的同時,注重中西合璧,既彰顯蘇式園林的氣派,又體現蘇州文化的精巧細致。

一融合——為宜居蘇州添彩
“我們希望打造純正完整的蘇州園林,但又必須符合現代人居住理念,同時還要結合現代豪宅的舒適度,真正達到宜居的目標,這是整個項目建設中最大的難點。”項目景觀設計總工程師說到。為此,魯能地產在項目營造過程中,并沒有照搬照抄古代蘇州園林,而是根據項目自身特點進行諸多細節的改良與創新,做到現代建筑與古典建筑的有機結合。

為延續臨水而居的居住傳統,魯能公館斥資億元,重磅打造新亞洲風情景觀,內設300米濱水景觀帶,讓建筑與水景互為陰陽,藏風聚氣。三座拱形橋、觀景平臺、交流洽談區、沿河環形跑道,從不同角度,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妙水鄉風情畫。
“魯能公館遵循千年居住文化與建筑規則,延承蘇式建筑風格,依循現代人居習慣,以頂級工藝,營造粉墻黛瓦、古樹碧水的意境,實現了現代科技與古典技藝的完美融合。”魯能集團項目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呈現在世人眼中的魯能公館,不單是一座住宅,更是一件收藏品。我們也希望,魯能公館的出現,能夠為宜居蘇州添彩。”(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