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2月19日刊載文章稱,中國計劃到2020年打造1000個特色小鎮,不過一些城鎮的發展似乎偏離了初衷。規劃者正在為這種熱情“降溫”。
文章聚焦了浙江省的海鹽縣,稱“核電小鎮”是這里的未來。當地官員認為,核能將不僅是電力來源,還將成為一塊吸引商家和游客的“磁石”。作為中國第一個自主開發的商用核電站的所在地,海鹽最近開始稱自己為“核電小鎮”,勾畫了建造突出核主題的住宅和酒店的藍圖。城市主要街道上方懸掛的橫幅宣布這是一座“希望之城”。

對于那些不那么熱衷于核電的人來說,距離這座小鎮僅有短暫車程的一些其他新近涌現出的小鎮可能更具誘惑力。美食家可以選擇“巧克力小鎮”或是“香菇小鎮”,而時尚達人則可以去“皮革時尚小鎮”和“美妝小鎮”。充滿抱負的基金經理們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顧。他們可以在幾個不同的“金融小鎮”中從容挑選。
這些都是中國推動創建“特色小鎮”舉措的產物。這項政策舉措是從富裕的東部省份浙江開始的,現在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此舉植根于在中國高速城市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致力于限制大城市規模和保持國家人口呈分散性布局的一項長期努力。中央的規劃者認為“特色小鎮”是促進50萬以下人口城市地區發展的一種方式。這些小鎮通常比大城市要較為落后。
地方官員被要求明確一些令本地與眾不同的東西——某種產業、旅游景點和地方生活方式的組合,然后將其發展成一個成熟的主題,一個發展方向。這項舉措希望借此涌現出眾多差異化發展的城鎮。截至目前為止,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批準創建403個特色小鎮,目標是到2020年將擁有1000個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將集中于某個特定產業,而且建設起來要便宜得多。

有人擔心這項活動正在偏離正軌。雖然中央政府出于擔心地方政府可能會在浪費性項目上揮霍資金,正在試圖收緊審批,但基層官員,無論是否已經獲得審批,卻已經開始大力發展。據估計,有6000個特色小鎮正在發展之中。
地方官員正在“高歌猛進”,一些城鎮的發展似乎偏離了初衷。北京的規劃者正在為這種熱情“降溫”。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通知稱,應保持特色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不盲目拆老街區,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9月,政府研究員張曉歡針對這個城市化新戰略中的一個熟悉的問題發出警告。他說,有些市政官員正在抓住“特色小鎮”作為一種帶來短期增長的方式,而沒有考慮到負債投資的長期后果。12月5日,政府警告官員不要利用“特色小鎮”建設作為過度房地產化的借口。(文/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