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作為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其形態與內核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產業從“低小散”轉向“高精尖”,功能從“大車間”轉向“新社區”,環境從“臟亂差”變為“綠凈美”,人員從“工農軍”為主變為“新四軍”(即大學生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及其他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人員創業者)為主。
這些變化,尤其是創業主體的變化、生產要素的變化、生活需求的變化,勢必抬高特色小鎮建設中對文化元素的考慮尺度,而且現代產業、現代企業原本就應該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體現獨特的文化價值,否則仍然無法占據市場競爭的有利位置。這些因素決定了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堅持文化傳鎮,將文化與經濟深度融合,浙江在規劃建設特色小鎮之初便十分自覺地關注這個問題。

可以說,浙江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其實也是全面加強浙江文化建設的過程。除了根據不同創業人群和產業特色,就地取材,普遍提供類型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之外,在文化與產業整合發展方面特色小鎮還著重做了三篇文章:
一是以文化作為本體產業來做的文章。主要體現在以文化創意、茶道體驗和主題樂園為主要門類的現代創意文化產業,與茶葉、絲綢、黃酒、中藥、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寶劍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地域特色的歷史經典產業發展上。到目前為止,南潯湖筆小鎮等一批文化創意小鎮(街區)和歷史經典產業小鎮陸續成形,這一方面有利于引進、集聚文化創意人才、工藝美術人才、非遺傳承人才,可以更好地生發出新興文化業態和傳承好地域特色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和文化的多樣性需求。
二是以文化作為內核基礎來做的文章。主要體現在以旅游為主攻方向的特色小鎮建設上。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通過合理規劃空間環境、挖掘傳統文化資源、豐富現代旅游業態,實現文化資源與旅游發展的深度融合。把參觀文化遺存、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特色小鎮旅游的主要內容,通過展示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等,體現小鎮鮮明的旅游文化特色。

如蓮都古堰畫鄉小鎮,以國保單位通濟堰和歷史文化村落為小鎮建設的核心區域,修建古堰公園式步行街,小鎮的歷史文化特質十分明顯。又如上城南宋皇城小鎮,集聚中醫藥、特色美食、制作技藝等各級各類非遺項目40多個,匯集國家及省市區各級非遺傳承人50多位,成為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體驗集聚區。
三是以文化作為要素資源來做的文章。主要體現在除文化外的七大萬億產業作為發展目標的特色小鎮建設上。強調任何一種產業、任何一家企業,都應當依托產業培育文化特色,扎實做好文化功能有機疊加的功夫,提高產業附加值,在企業成長中有效發揮文化“第四資源”的作用,助推產業升級、企業轉型。如余杭的藝尚小鎮,以時尚產業為核心,以時尚業態為外延,打造時尚秀、藝術展、文化節等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傳達創新理念與時尚品位,成為中國時尚產業示范性特色小鎮、國際化時尚旅游體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