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網紅看清·鄉村振興”——網絡文化紅人清遠采風活動來到清遠市陽山縣,探訪小江鎮雙山村委會雷公巖村、下坪村委會山根村、大崀鎮松林村等地,了解這個“中國綠色名縣”、“廣東省旅游強縣”在鄉村環境整治與土地整合整治方面的措施與取得的成就。
保留鄉村特色打造獨特美麗鄉村
位于陽山縣小江鎮下坪村委會的山根村是一個“有歷史”的山村——村里保留了一批古村落建筑群。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山根村并沒有搞大拆大建,而是根據村莊的特點,在保留原有村莊格局的前提下,經過規劃,對村里的傳統古建筑進行修葺整改,把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群改建成一道既保留傳統建筑原汁原味但又干凈整潔的鄉村美景。據當地負責人介紹,為擺脫村莊綠化形式單一的問題,賦予山根村獨特魅力,當地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要求,進行村莊節點綠化:豐富村莊主要道路路面材質,兩側鋪設碎石人行道,加入大理石石塊、水缸等鄉村元素對道路進行綠化提升。此外,還結合山根村門口池塘,打造池塘景觀綠化帶,豐富景觀植物層次。
同樣位于小江鎮的雷公巖村,也是一座有自己特點的村莊。雷公巖村保留了許多諸如民兵炮樓等“紅色建筑”,村里在整治改造鄉村環境時,也保留并重點修葺這些特色建筑。此外,該村還以生態村建設為標準,邀請專業公司對村莊進行規劃設計,確定了“古村探幽+現代休閑農業園區+民宿鄉村游”的目標,保護古村本色,留住鄉味。
全面推行土地整合整治振興鄉村農業
陽山縣在大力打造美麗鄉村的同時,也在全面推進土地整合整治。位于大崀鎮的松林村,是陽山縣推行土地整合整治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的代表之一。據悉,以前的松林村有許多拋荒土地,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該村通過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土地整合政策和好處,土地整合工作獲得群眾的大力支持。目前該村已有10個經濟社403戶開展土地置換整合,涉及面積850畝,實現了一戶一地或二地(整合前戶均5.5塊地)機械化耕作,此外還完成3公里機耕路鋪設和1.5公里水利設施建設。得利于土地整合,土地實現連片經營,大大提高了該村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吸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共種植優質蔬菜380畝,使該村3個經濟社每年增加19萬元收入,戶均年增收1275元,人均增收249元。
此外,該村還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帶動該村農產品的種植、銷售、加工、包裝,網上經營批發零售,農產品的技術推廣以及農業觀光等業務發展。據悉,該企業每年加工農產品約130噸,銷售額達530萬元,有效解決當地農產品賣難問題,同時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推動了鄉村的振興。
對于清遠美麗鄉村的建設與鄉村振興,河北省網絡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會員聶昱冰認為,清遠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能夠深入正確地把握國家政策,并在政策的支持下迅速落實到行動中,發展出適合自身鄉村建設的產業。希望清遠的鄉村振興能夠繼續往深里去做、往實里去做,同時要注重延續性,讓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持續繁榮。對此,撫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花千方也表示,他對清遠的美麗鄉村建設很有信心。同時,他也建議清遠在發展鄉村種植、養殖、鄉村旅游業時,要注意在“精”不在“量”,走農業、旅游業精品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