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是2017年的主旋律,經濟新動能在這一年里已成燎原之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發展迸發出強勁的動能,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為了落實發展新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政策釋放出巨大的紅利。要讓老百姓(603883,股吧)住有所居,推出共有產權房,推進租購同權落實;要讓小城鎮充滿活力,加快發展特色小鎮,同時做到智能化、綠色化、精細化;要讓新能源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貫徹雙積分,引爆車企合資潮;要讓萬物互聯,推進5G標準設計,推動5G產業發展,提高了5G國際話語權。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規劃面積16.6平方公里,計劃投資87.31億元,將以智能制造、家電制造、科技會展、創新服務為主導產業,建設國家級智能制造小鎮。
這個以工業立身的小鎮,目前已經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白色家電產業鏈和小家電產業集群。她的目標是,打造制造小鎮的領頭羊,從“制造”走向“創造”的廣佛魅力小鎮。
與北滘鎮一樣,希望突出本鎮優勢以打造各種國家級特色小鎮的,還有北京市大興區月季小鎮、山東蓬萊劉家溝“葡萄酒小鎮”、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等數千個特色小鎮。
這些增長的數字,折射了我國在塊狀經濟和縣域經濟基礎發展而來的創新經濟模式上所取得的成效。
2014年,“特色小鎮”在浙江杭州云棲小鎮首次被提及;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等特色小鎮,此后如雨后春筍一般,特色小鎮在全國迅速發展。
2017年5月,住建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將特色小鎮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規范化;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總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各地方在推薦、建設和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方面提出了任務要求。
在政策法規的導向下,2017年,特色小鎮出現“井噴”現象。
從2016年住建部公布首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到2017年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增至276個。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崢甚至表示,雖然要求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特色小鎮,但目前全國已經達到了5000個左右,預計到2020年會更多。
房地產行業求新突破的紅利,在特色小鎮不斷顯現。
山東蓬萊劉家溝鎮借助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和葡萄園觀光等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造出宜居、宜業、宜游的葡萄酒小鎮,不但提高了小鎮名氣,也吸引了不少有實力、有意向投資的知名企業。江蘇南京未來網絡特色小鎮引進了769個孵化型項目,34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總部型、成熟型項目以及3000多名未來網絡和智能制造方向的高端人才。
但這一年里,特色小鎮在迅猛前進的同時,也出現了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于求成等問題。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指出,特色小鎮的發展并非一日之功,應循序善進,不是一擁而上照抄浙江經驗,成為“千城一面”。
而趙崢則認為,特色小鎮建設要警惕成為某些中小房地產商的“商機”,借機套取國家土地和稅收等優惠政策,需要遏制住房地產化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