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總結2017年及過去五年工作,部署2018年重點工作。從韓部長的報告中,小編梳理出農業部2018年將重點實施的九個方面的行動——
一、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
2017年農業部開展了農業品牌推進年活動,推出了一批區域公用品牌與產品品牌,各方面反響很好。2018年要開展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將品牌建設與“三區三園”建設、綠色食品等產品認證緊密結合,再遴選推介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要強化品牌質量管控,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品牌“含金量”。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支持品牌建設,建立健全激勵保護機制,嚴厲打擊假冒行為,鼓勵媒體為優質品牌鼓與呼,為品牌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繼續辦好農交會、茶博會、“雙新雙創”博覽會等展會,搞好品牌營銷活動。

二、糧棉油糖等9大作物
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
實施糧棉油糖等9大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加快選育適于機械化作業、輕簡化栽培的新品種,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創建100個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著力破解玉米機收、甘蔗機播機收、油菜機收、棉花機采等瓶頸制約;開展果菜茶、養殖業和農產品初加工等關鍵機械化技術試點示范,以關鍵環節突破,推動全面全程機械化,2018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爭取再提高1個百分點。積極發展節水農業,加快推進節水節肥節藥綠色新品種選育和更新換代,在華北西北地區推廣節水小麥品種,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噴灌滴灌、測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種等技術。
三、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
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加快修訂發布農產品初加工目錄,推動科企對接、銀企對接,尤其要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推動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協調發展,支持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力爭到2020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針對加工產能與主產區、加工與上下游脫節等突出問題,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三區三園”聚集發展,實施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創建100個產值超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打造一批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四、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推動落實金融服務、財政稅收、用地用電等雙創“政策禮包”,打通人才向農村流動的障礙制約,引導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鼓勵發展分享農場、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五、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
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將優質的黑土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將黑土地劃為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積極推動黑土地保護立法,探索建立保護獎補政策,選擇一批重點縣開展整建制試點,每個縣實施面積50萬畝以上;以黑土區為重點,集成推廣深松深耕技術,力爭2018年深松深耕整地面積達到1.5億畝以上。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試點,分區域分品種進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劃定食用農產品禁止生產區,繼續實施湖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試點。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2018年試點面積翻一番,擴大到2400萬畝,初步形成技術模式、耕作制度、核實制度、補貼制度。
六、大美草原守護行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農業部以“加強草原管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美草原守護行動”。通過舉行草原執法檢查“綠劍行動”、草原征占用專項檢查“護衛行動”、草原補獎政策“宣貫行動”、新聞媒體“發現美麗草原行動”以及最美草原管護員“尋找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強化草原執法監督,遏制草原違法犯罪勢頭,壯大工作聲勢,提振隊伍士氣,擴大宣傳影響,向社會釋放草原保護的正能量,營造草原保護的良好輿論氛圍。
組織實施新一輪草原資源清查,落實和完善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實施好退牧還草、退耕還草等工程,確保2020年實現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的目標。

七、以長江為重點的
水生生物保護行動
開展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要實行全面禁捕,實施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加快制定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文件,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加快捕撈漁民減船轉產,持續打擊“絕戶網”和涉漁“三無”船舶。
八、奶業振興行動
繼續推進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優化生產布局,引導產能向糧食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加強市場引導調控,防止生豬生產、價格發生大的波動。啟動現代化牧場示范創建,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力爭到2020年優質苜蓿自給率達到80%,奶牛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超過70%,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辦好中國奶業20強企業峰會,提升奶業品牌影響力,引導擴大乳品消費。
九、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促進行動
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促進行動,支持茶葉、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出口,探索建設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鼓勵企業申請國際認證認可、參與國際知名展會。(文/中國農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