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實踐。截至目前,我省共有55個特色小鎮。2016年9月,福建省公布了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寧德市有3個特色小鎮名列其中,分別是:蕉城三都澳大黃魚小鎮、屏南藥膳小鎮和霞浦三沙光影小鎮。一年多時間過去,當地對建設特色小鎮有何建議呢?近日,記者深入這些鄉鎮,實地了解情況。
蕉城三都澳大黃魚小鎮選址寧德市蕉城區飛鸞鎮東北部,距寧德市區14公里。小鎮規劃范圍3.16平方公里,定位為“建設國內大黃魚產業綜合集聚區、區域大黃魚產業發展先行示范區”,著力打造一個產業特色明顯、地方文化獨特、生態環境優美、“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海洋高新產業小鎮,目前累計到位資金5.227億元,聚集各類企業86家。

屏南藥膳小鎮位于屏南縣棠口鄉,東至漈頭工業園區,西至東區旅游生態城,北至漈中路,南至漈頭古村,規劃面積3.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2.1平方公里,產業類項目14個,總投資19.7億元;公共服務類項目8個,總投資7.7億元。以“藥膳養生+旅游”為主線,致力打造閩東地區集藥膳種植養殖、餐飲、生產加工、養生養老、飲食文化與旅游于一體的藥膳養生旅游小鎮。
霞浦三沙光影小鎮規劃總面積3.2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面積為0.6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18.7億元,依托霞浦優美的岸線景觀環境,規劃隴頭-花竹段為中國最美的攝影海岸。隨著項目建設,到2018年可形成年200萬人次的游客規模,遠期旅游年收入可達到10億元,稅收約5000萬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可增加45億元的間接效益,稅收約2億元。
為了更好地建設特色小鎮,當地政府希望優化稅收體制。一是建議對入駐小鎮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如按年度實行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優惠,這樣特色小鎮才有吸引力,加大小鎮的聚合效應。二是特色小鎮所在地政府形成地方級財政收入時,分配體制要予以傾斜。按照省政府《關于開展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對特色小鎮,“地方政府重點做好規劃引導、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文化內涵挖掘傳承、生態環境保護、投資環境改善等工作”,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的地方財力支撐。\\只有讓特色小鎮所在地政府有“活水”,才能確保小鎮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參考省政府《關于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的實施意見》關于財稅方面“完善試點鎮財稅管理體制,做到‘一級政府一級財政’,健全試點鎮財政管理機構。2010—2015年對試點鎮新增地方級收入實行全留”的做法。為保障資金來源,希望對特色小鎮建設中的貸款、基金、債券等方面予以全貼息支持。
在人才優惠政策方面,建議在鼓勵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加大對特色小鎮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獎勵和補貼力度。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為重點,通過財政補貼、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等多種方式,鼓勵特色小鎮重點企業業務骨干參與各種培訓,開拓人才視野,提高專業水平。積極籌措財政資金和吸引社會資本推進特色小鎮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鼓勵研發產品和技術、轉讓成果,構建產業優勢。制定農村實用人才補貼政策,對重點產業的關鍵技術進行創新,通過科技計劃等方式按項目補貼,推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在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集聚。
在土地政策方面,根據《關于開展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的政策措施,其中要素保障“對每個特色小鎮各安排100畝用地指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予以傾斜支持”。但在100畝用地指標具體落實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建議項目用地報批所涉及的補充征地指標和經營性用地報批所需的增減掛鉤指標,由省里予以統籌安排幫助解決。
總的來說,在建設特色小鎮方面,現行政策已經不少,可借鑒的樣本也不少。只要充分、綜合、靈活運用好政策,同時汲取他人的經驗,避免走彎路,我們的特色小鎮建設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