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的新詞,它的提出是基于一種商業模式方法論。其出發點是主張以一種可以讓企業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創新城鄉發展,形成產業變革、帶來社會發展,重塑中國鄉村的美麗田園、美麗小鎮。
財政部2017年《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財政部確定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中央財政從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中統籌安排,每個試點省份安排試點項目1-2個。

截至目前,最新的入選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名單具體如下:
1、廣西南寧
在7月7日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答辯會上,南寧市西鄉塘區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項目公示階段。截止目前,美麗南方正式入選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將獲得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財政補助資金5600萬元。
模式借鑒: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初步規劃方案——以美麗南方豐富的農業資源、產業基礎、特色村落、傳統文化為依托,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抓手,完善生產、產業、經營、生態、服務和運行六大功能體系,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步同生”、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
此外,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擬將規劃區設計為“一軸兩翼三帶八區”的總體布局結構。一軸即沿005縣道的園區交通和發展主軸,將園區各主要功能片區、景觀節點和特色村落有機整合,形成完整的田園綜合體。兩翼以005縣道為界,將園區分為南北兩翼。三帶即依托園區農田、村落、水系、山地,形成三條重要的農業休閑觀光體驗帶。八區包括創意農事體驗區、智慧農業展示區、高效農業集中區等八個功能分區。
2、河南省
河南省財政廳于7月17日公布了全省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單位公示名單,鶴壁浚縣、洛陽孟津縣、永城市、汝州市、長垣縣、南陽唐河縣分別排第1至第6位,若公示期間無異議,按照方案,6縣(市)將分別獲得2500萬元財政“紅包”。
模式借鑒:據大河報報道,試點立項的條件是,各地必須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優先選擇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鄉鎮(村),全域統籌開發。項目范圍應為鄉鎮內或相鄰鄉鎮3-5個村以特色產業、特色景觀、特色文化等為樞紐連接成片的區域。試點在省轄市、省直管縣推薦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實地考察、現場答辯、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中央及省財政按照每個試點2500萬元左右進行支持,先建后補、分批撥付。并要求試點項目1-3年完成,1年有成效,2-3年有大發展。
3、山東省
山東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按照有關程序和規定,于7月5日確定擬將“臨沂市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選為國家試點項目,“濰坊市昌邑濰水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選為省級試點項目。山東省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競爭立項、層層評審,成為山東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自今年起,中央省市專項資金連續3年、每年投入7000萬元用于試點項目建設。
模式借鑒:朱家林項目是按照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鄉村旅游項目,按照“創新、三美、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保護生態、培植產業、因勢利導、共建共享”的原則,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創客為主體,致力建設“創意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包括創意核心區、創意農業區、休閑度假區、省委黨校分校片區、加工倉儲物流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
朱家林項目區是沂南農業綜合開發部門自2016年起著力打造的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截至今年6月,沂南農開部門已累計在此實施水利工程和道路建設等8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260萬元。同時,吸引其它類財政項目10個、資金45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1.2億元,帶動22家新型經營主體進駐,為該項目區成功創建國家試點打下了堅實基礎。
4、山西襄汾縣
山西省于7月12日初步確定臨汾市襄汾縣作為省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縣上報國家立項。
模式借鑒:根據《襄汾縣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初步規劃》顯示,規劃在汾河以東,北起襄汾縣與堯都區交界、南至縣城建成區,以燕村荷花園為核心,涉及2個鄉鎮9個村,面積1萬余畝的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近郊創意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即“一帶一園一莊三區”。“一帶”,即汾河濕地生態帶;“一園”,即文化創意產業園;“一莊”,即堯京葡萄酒莊;“三區”,即溫泉休閑度假區、創意農業體驗區、美麗宜居先行區。在這個區域實施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主要有五大優勢:一是生態環境友好。二是產業基礎良好。三是市場主體成熟。四是利益聯結緊密。五是政策保障有力。

5、河北唐山
唐山市供銷社主導開發建設的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于7月8日在全河北省同類項目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河北省唯一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該項目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三年。
模式借鑒: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位于遷西縣東蓮花院鄉,規劃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園區面積18000畝,計劃總投資21.5億元。依托燕山獨特的山區自然風光,以“山水田園,花鄉果巷,詩畫鄉居”為規劃定位,以生態為依托、以旅游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創新為理念、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打造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生態優良的山水田園,百花爭艷的多彩花園,碩果飄香的百年果園,歡樂暢享的醉美游園,群眾安居樂業的祥福家園。目前,在西山梨花坡富貴牡丹園探索出了“安梨+油用牡丹+二月蘭”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確定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帶動就業3500人,項目區增收8億元以上,通過建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了企業、合作組織有效益,集體有股份,群眾有收益,核心區12個村近萬名農民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實現了多方共贏,良性循環。
項目區成立了東蓮花院鄉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下轄農業專業合作社17家,注冊成員1987戶,實際帶動農戶3000余戶,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民合作組織體系,進一步密切了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抓住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的有利契機,利用鄉村兩級社員入股融資,建設“組織+經營+服務”為一體,形成了制度優越、體系完善、規模適度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體系,在產權交易、資金互助、資產運營、擔保融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福建武夷山市
作為財政部確定的2017年18個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省份,福建省于7月12日至13日經現場考察、項目匯報、專家評審、集體評議,最終武夷山市五夫鎮在7個參與的市縣中脫穎而出,成為福建省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首個國家級示范點。漳浦縣石榴鎮、漳平市永福鎮被確定為省級示范點。
五夫鎮位于武夷山市東南部,地處浦城、建陽、武夷山三縣(市)交接地帶,是個農業集鎮,自古就有"鄒魯淵源"、"白蓮之鄉"的美稱,歷代名人輩出。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農田改造得以大力加強、道路交通條件繼續改善、積極創建宜居村莊,改變了廣大農戶的生活方式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7、湖南瀏陽市
湖南“兩項試點”方案于8月底獲財政部批復,將在瀏陽市、衡山縣啟動田園綜合體建設國家級試點,在醴陵市、寧鄉市啟動農村綜合性改革國家級試點。同時,湖南還將在新化縣、汝城縣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省級試點,在長沙縣開展農村綜合性改革省級試點。
模式借鑒:在“兩項試點”申報評審工作中,湖南突出以農為本,抓住農民合作關鍵點,堅持政府引導、規劃引領、市場運行,擇優篩選標準高且具有一定規模的項目,確保了試點的典型性與代表性。在財政部組織的“兩項試點”現場評議會上,“兩項試點”方案順利通過評議并獲財政部肯定。財政部在批復中指出,湖南“兩項試點”方案重點突出區域和產業特色,體現了“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規模、有潛力”的選點要求,方案編制總體合理,組織實施管理措施可行,具備了實施條件。
瀏陽市通過整合永安鎮的灣里片和官渡鎮的中州片,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帶、“童話灣里”功能區和“詩畫中州”功能區,從而形成“一帶兩區”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格局。“童話灣里”突出“中華老種子博覽園”特色,建設集老種子保護繁育、生產示范、科普教育、主題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文旅體驗基地。
在湘南風光秀麗的千年古鎮——萱洲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依托華夏湘江國際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全力發揮優質稻、油菜、油茶、桃李、西(香)瓜等傳統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生態、康養產業發展,實現以農業為核心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萱草如茵、漁歌唱晚的“夢里水鄉”,稻浪飄香、阡陌花開的“假日田園”和產業興盛、富饒美麗的“新農村”。
8、浙江安吉縣
安吉縣“田園魯家”項目近日入圍全國首批15個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浙江省僅2個。
模式借鑒:“田園魯家”是全市首個美國鄉村田園綜合體項目,以魯家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南北莊、義士塔、赤芝3個行政村,構筑“1+3”格局,規劃范圍總計55.78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板塊劃分為“一廊三區”,最終形成“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該項目分3年完成,預計總投資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