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相關政策和扶持措施的陸續出臺,中國特色小鎮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有的地方的特色小鎮建設中也出現了一些同質化、房地產化等現象。
2018年中國特色小鎮的發展將呈現怎樣的局面和趨勢?在1月5日舉辦的2018特色小鎮創新發展年會暨新型城鎮化論壇上,有業內專家指出,對比前兩年的爆發式增長,2018年特色小鎮發展會更為平穩,未來,更注重產業融合、金融創新與數字化的特色小鎮,將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1、特色小鎮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便捷的基礎設施、完善的公共服務、宜居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文化魅力,是人民群眾對城鎮生活的新期待。
“產業發展起來,人氣才能聚起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認為,建設特色小鎮的前提,是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有了產業才有就業,“樂業”才能“安居”。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到訪過國外很多特色小鎮,各有特色,讓人印象深刻。比如法國普羅旺斯小鎮,大片薰衣草花田,令人流連忘返。還有荷蘭羊角村小鎮,沒有任何公路,全靠長4英里的運河水路和純木質拱橋,居民靠小船出行,很是獨特。

有專家指出,目前一些地區規劃或建設的所謂“特色小鎮”,同質化較為嚴重,有些地方出現的一批基金小鎮、一批健康養老小鎮、一批機器人小鎮,一部分是不具備產業基礎的“跟風”。有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小鎮的發展還比較迷茫,現在只是請外包企業和高校做好了前期規劃,準備招商引資,如何配置相關產業鏈條仍未考慮清楚。
“特色小鎮不是旅游小鎮,不是加工小鎮,不是污染小鎮,而是一個綠色、健康、美麗的新型的產業小鎮。”有了宜居環境,有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產業,就近就業、就地城鎮化,才能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據悉,金誠集團目前正在規劃或建設59個特色小鎮,在董事長韋杰看來,特色小鎮建設,一定要兼顧基礎設施、房地產發展,更重要的是特色化產業的整體投資運營。“特色小鎮需要與外圍的資源進行匹配,只有當外部資源能夠匹配上當地自身資源,這個時候特色小鎮才是可行的。”金誠在打造特色小鎮產業板塊,主要有三條線:第一條線,以文化旅游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的整體小鎮的打造,以體育、酒店、旅游、音樂等不同文化旅游消費品為組合型產業;第二條線,以智能制造第二產業為核心產業的小鎮項目;第三條線,主要是為了配合現代服務業和消費提升,這種需求倒逼農業、農產品的提升。只有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形成新型城市網絡,完善城市體系結構,才能真正助推全球新型城鎮化。
2、以人為本,把城市的空間和就業讓給年輕人
目前,特色小鎮的建設還存在一些房地產化、產業簡單復制、“一窩蜂”興建等現象。住建部2017年7月發布通知稱,各地要有序推進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發展,應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不盲目拆老街區,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魏建國表示,新型特色小鎮存在的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就是“非理性的城鎮化建設”,從全國到地方,都在城鎮化上做研究,但有些地區首先想到的是依靠房地產,依靠大規模的投資來進行新一場的“造鎮運動”。
有專家認為,特色小鎮的發展如果過多引入房地產,就可能拉高土地成本,特色產業則難以落地,可能演變成房地產一業獨大,并帶來大量的小鎮庫存,增加當下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壓力。
韋杰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提出的解決思路是:實行房地產雙軌制,既讓商品房繼續發展,同時也提供廉租房,解決年輕人留在城市的問題。“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這個問題可以同步解決,因為小鎮在綜合供地和用地政策上,成本比較低。這是新型城鎮化的需求,也是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
用房產雙軌制解決年輕人的安居問題,魏建國也看好這種模式,他說,中國特色小鎮下一步的發展,不是缺人才、缺資金、缺規劃,而是缺乏一種“理念”:“城市要可持續發展,必須把城市的空間和就業讓給年輕人。”
魏建國認為,未來世界的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我們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一定可以超過紐約灣區、東京灣區,正是因為大部分的年輕人在這兒,城市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

3、產業融合、金融創新與數字化的特色小鎮,是未來趨勢
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指出,金磚國家經濟傳統優勢在發生變化,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如何跨越這一階段?答案是不能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要立足自身、放眼長遠,推進結構性改革,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要把握新工業革命的機遇,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積極投身智能制造、互聯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帶來的創新發展浪潮,努力領風氣之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依靠數據化和智能化進行匹配,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將成為未來中國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過59個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營集聚資源,可以形成較大的特色小鎮網絡。金誠打造的高郵光明小鎮,就是一個深度融入物聯網、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路燈系統的現代化特色小鎮。路燈桿里的智能芯片,具備視頻監控、路況信息反饋、實時數據傳輸、特殊情況預警、定位及導航、影音播放等功能。
“所有小鎮和城市變成數據之后,依靠智能匹配便可以實現產業和區域的轉型升級。”在韋杰看來,中國的特色小鎮一定要走特色的產業化之路。在產業化的過程中要走雙軌制,更重要的是要加數字化,這才是真正的特色產業。
有業內專家表示,數字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特色小鎮作為智慧城市理念的深化,數字化建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