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在中國越來越火,搞特色小鎮很多人只看到表象,并未看到核心,這樣跟風冒進,只會讓建成的小鎮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那么,特色小鎮的靈魂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特色小鎮產業是生命力,特色是競爭力特色小鎮,產業是生命力,只有注入優質內容的特色小鎮,才能真正成為中國新時期產業升級的主要載體。

產業在大中城市和特色小鎮共同發展,是一個成熟大國的必然選擇。這種城鎮化與產業的多元結合方式,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多種模式,也為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方案。隨著中國城鎮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色小鎮一定會成為產業發展、人才聚集的重要空間載體,與大中城市形成協作互補的產業鏈關系。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表示,發展特色小城鎮應從產業抓起,依靠產業集聚人口、發展經濟、提供服務。以產立鎮、以產帶鎮、以產興鎮,實現產鎮統籌和協調發展,促進從小鎮資源到小鎮產業,從小鎮產業到小鎮經濟,從小鎮經濟到小鎮發展,為中國特色小鎮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支撐。

一是從資源優勢出發,確定主導產業。產業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鎮健康發展的基礎。從小鎮的自然資源、人口結構、產業基礎等條件出發,因地制宜,確定小鎮發展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二是推動產業聚集,提高規模效應。產業集群發展,通常是指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產業,按照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要求,發揮各自優勢,在地域和空間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和融通發展。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帶動效應。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代表,是產業先進生產力的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龍頭企業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的發展水平。
四是發展配套產業,提高綜合發展能力。在小城鎮區域范圍內,一、二、三產業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要結合各自條件和發展階段,進一步挖掘產業內涵和潛力,推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
五是突出特色優勢,創新品牌市場。建設特色小鎮,主要體現是特色產業、特色產品和特色服務。發展特色產業,不能墨守成規、不能千篇一律,要加強創新和品牌建設。
六是產城融合共建,促進公共服務一體化。產城融合是新階段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符合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有產必有城,有產則城立則城興,有城無產則城衰則城空。要把產城融合共建擺在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位置。樹立“以產立城、以產興城、以產聚人”的發展思路,實現產、城、人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