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作為一種新的旅行形式,近年來關注度得到快速提升。近日,陜西省商務廳公布了《陜西省特色民宿示范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各路資金進入到西安周邊區域開辦民宿,產業快速發展,但還需挖掘歷史文化特色,提升品質。
吸引社會資金鼓勵特色民宿業態發展
什么是特色民宿呢?該標準所稱特色民宿是指,利用城鄉居民自有住宅、集體用房或其他配套閑置用房,在原始的基礎上,經新建和改造加固,不改變原來建筑風貌,符合居住條件,且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進行民俗活動、農業體驗、生態觀光、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內容的休閑旅游新業態,為旅游者休閑度假、體驗當地風俗文化生活,提供住宿、餐飲服務為主的場所。
《標準》涵蓋民宿選址原則、經營規模、消防安全、組織管理、經營活動管理、衛生環境要求等。
《標準》提到,各市(區)、縣政府要鼓勵和推動特色民宿業態的發展,給予一定的特殊扶持優惠政策,采取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等。為加強管理,避免重復建設,全省規劃在未來5年內,將建設和改造20家省級特色民宿項目。
“這份《標準》出臺,陜西的民宿發展有了相對明晰的系統性規范,從消費者到經營者、管理者都有章可循。”旅游行業運營專家王建紅對華商報記者分析,陜西的民宿主要分布在西安周邊區域,陜南的漢中、商洛等地。

資金陸續進入陜西有民宿500余家
幾棟房子,依山傍水,春暖花開,小住休憩......西安一些上班族在大城市的高樓大廈中忙碌之后,希望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發現這些市場需求和商機以后,不少從業者開辦民宿。
特色小院環境清幽,陶罐等擺設藝術感十足,游客可以參觀酒窖、品茶、在葡萄架下小酌……華商報記者曾到西安環山路附近一處民宿體驗,該處有不少市民游客,有的住在民宿寫作、攝影、拍攝紀錄片等。
目前陜西有多少民宿?查詢陜西省旅游局數據看到,目前全省有186個旅游示范村、特色農家樂2萬家以及民宿500余家。發展較好的有禮泉袁家村民宿集群、柞水朱家灣民宿集群、安康瀛湖民宿集群、寧強青木川民宿集群、留壩老街民宿集群、丹鳳棣花古鎮民宿集群、韓城古城民宿集群等。此外,藍田的“玉山石柴”、“玉川酒莊”和“井宇”成為國內民宿的知名代表。
隨著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的需求增加,一些充滿鄉土風情的民宿成為游客感受綠水青山、回味鄉愁的重要目的地,也吸引了一批有理想有情懷的人士盤活閑置空房、廠房,投資開辦民宿,不斷向品質化、品牌化發展。陜西旅游部門也重視旅游特色村鎮創建、鄉村旅游景區建設和農家樂及民宿,旅游正在向休閑度假轉型發展。
相比“千店一面”的酒店,強調個性化的旅游民宿成了越來越多游客的新選擇。國家旅游局已頒布民宿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多家民宿預訂平臺和民宿企業以及從業者積極按照標準發展。

陜西民宿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
目前民宿有多火?近三年來,國內民宿市場的增長率保持在60%以上,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預計突破120億元。民宿界人士對中國市場持續看好,近年發展民宿熱情高漲,各路資本涌入,但喜憂并存。
民宿在蓬勃發展之后,面臨成長的煩惱。有的被投訴擾民;一些民宿“明星”也遭遇游客吐槽價格貴;杭州一家民宿主婚房被房客“搬空”事件,讓民宿處境尷尬。
文旅策劃專家朱林表示,跟云南、浙江等民宿發達省份相比,陜西的民宿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一些從業者認知不夠充分,理解也有差異,建議在建設基礎設施之后,完善養生和醫療救護等保障措施,更多切入歷史文化,防范短期過熱和重復投資,學習和借鑒成熟模式,延伸內涵和外延。
“情懷有盡時,運營最關鍵。”王建紅表示,美好愿望和情懷還需要高超的商業化運營,建議系統規劃、持續運營,適度規模化并融入歷史人文、民俗文化,豐富功能、做出特色,吸引相關主體共同參與、完善收益分配。